培智、献智、集智,内蒙古民族大学“智助”乡村全面振兴
摘要:3月16日,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校长杨恒山向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表示,“近年来,学校把全面支撑和服务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主动服务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打造高层次人才培养集聚的高地、乡村振兴战略科技创新和成果供给的重要力量、政策咨询研究的高端智库。”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齐英杰记者梁喜俊报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要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让我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深感科技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3月16日,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校长杨恒山向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表示,“近年来,学校把全面支撑和服务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主动服务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打造高层次人才培养集聚的高地、乡村振兴战略科技创新和成果供给的重要力量、政策咨询研究的高端智库。”
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示范田
玉米团队合影
通辽市政府—内蒙古民族大学校地合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在内蒙古民族大学举行。
从“小云书记APP”“玉米团队”到“奈曼方案”,内蒙古民族大学探索培智育人才、献智兴产业、集智谋发展的“智助”乡村振兴模式,在助推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培智育人才
2021年末,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大四学生王苡淳、王艳双获得内蒙古年度大学生“桃李之星”荣誉称号及提名奖。她们为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而开发的“小云书记APP”项目,2020年曾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取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
作为江南水乡的温州女孩,王苡淳2017年考入内蒙古民族大学,留在科尔沁草原的大学四年时光,尤其是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让她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以拟人化的“小云书记”为全体驻村第一书记在云端画像,创意开发了助力乡村振兴的综合性服务APP平台。
据指导教师王振宇介绍,打造“小云书记APP”是为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功能,让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学生工作相结合,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所学所获与专业技能提升、与国家发展需要紧密相连,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水乳交融,构建“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2021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内蒙古民族大学依托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发挥学科、专业和资源优势,分兵十路深入乡镇、苏木嘎查、农牧区开展各具特色志愿服务,在加大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此,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向内蒙古民族大学发来表扬信,感谢参与实践的“推普乡村振兴”和“‘斡’助家乡”两支实践团队,“通过政策宣传、课堂教学、文化活动等方式,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先进的科教文卫知识”。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内蒙古民族大学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在教育、蒙医药、农牧业、文化等多个重点领域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技术和人才支撑。
“农学类专业是艰苦专业,在综合性大学厚植农学类专业学生的‘三农’情怀十分必要。”杨恒山认为校地企协同共建科研与实践教学基地合作模式,“产学研协同育人,厚植了学生知农爱农的‘三农’情怀,强化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科与专业的内涵建设,提升了师生服务‘三农’能力和社会贡献,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探索了有益的途径。”
如今,内蒙古民族大学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动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强化高校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努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
献智兴产业
多年来,内蒙古民族大学发挥科研和人才优势,与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等12个地方政府开展深度合作,在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合作、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助推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
聚焦通辽市当家作物玉米,该校“玉米团队”与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科左中旗农业技术推广站合作开发的“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2021年全国生态环保类农业主推技术。此前,连续三年入选自治区农业主推技术,在5个盟市29个旗县累计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累计增产玉米68亿斤,实现了玉米高产高效栽培而且生态环保,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硬核技术支撑。
在2021年“科技兴蒙入通对接交流会”上,内蒙古民族大学9名专家分别与通辽市9家企业签署科技特派员派驻协议。学校还以服务地方产业为导向专门组建了32个科研创新团队,主要围绕蒙医药产业、乡村振兴、现代农牧业、生态环境、能源产业、人才培养合作等方面深化校地合作。
诸如,动物科技学院担任通辽市肉牛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学院专家团队签约通辽市首批“企业科技特派员”,助力肉牛产业技术创新,促进肉牛产业转型发展。还有蒙中药材栽培团队,完成11项蒙中药材高质量技术规程并通过自治区审定,提升了自治区蒙药材的标准化水平,为助推通辽市百亿级蒙医药产业集群建设,打造“蒙医药之都”提供了药材种植技术支撑。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发生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及时推出8种特色蒙药制剂,针对新冠疫情的辨证施治法,已被自治区卫健委纳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蒙医药中医药预防诊疗技术指导方案》,并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同时,医院与深圳蓝韵生物合作研发出新冠病毒三种检测试剂盒,已完成欧盟CE注册,并列入了国家商务部的出口名单,可以进入欧洲市场销售。
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草业科学系60名党员师生,暑期开展39天野外监测,为开鲁县小街基镇羊草繁种基地牧草种植栽培提供技术指导,助力打造“中国羊草小镇”;农业资源与环境系师生党员为科尔沁左翼中旗敖包苏木马家西伯嘎查传授农牧民“秸秆造夹层”技术经验;智慧农业和园林系教师党员将设施农业管理技术送到科尔沁区田间地头。
精准对接产业扶贫的实际需求,深入开展“民大农牧业科技行”活动,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牧民40000余人次,为通辽市“三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持。其中,农学院教师贾俊英五年来共做专题讲座20余次,培训农民技术员800余人次,科技示范户1600余次,被中国科协、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评为2019年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集智谋发展
2021年12月31日,内蒙古民族大学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委应急项目《奈曼旗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李静海院士希望,把这个项目做成精品、做出特色,真正助力奈曼旗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为联合国乡村振兴、脱贫致富打造“奈曼方案”。
课题组通过大量走访调研,共完成调研报告10部,还为推动奈曼旗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门举办奈曼旗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高层研讨会,最终形成了《奈曼旗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1-2035年)》。
结合奈曼旗的特色和未来发展目标,课题组在生态、产业、人才、文化和组织“五大振兴”之前,增加了国土空间布局、分类推进村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前提和基础,在后面补充“民生”和“富裕”的内容作为目标,科学精准建构了“前提+基础+五大振兴+目标”的乡村发展逻辑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内蒙古民族大学2021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项,位列自治区高校第一、全国民族高校第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全年获批省部级项目163项。获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基地6个。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成立的蒙药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所蒙药国家级实验室。
据科技处(社科办)副处长格日勒图介绍,学校以成功获批内蒙古乡村振兴研究基地(东部)为契机,整合社会科学研究资源,凝聚高端科研人才,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全面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质效。
事实上,打造乡村振兴研究院智库机构,不仅开创校地企深度合作、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而且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紧紧围绕自治区“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战略发展定位,内蒙古民族大学发挥区域学科特色和优势,加快科技创新基地、新型研发机构及新型高端智库等平台建设,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地处内蒙古东部通辽市的内蒙古民族大学,最早始建于1958年,2000年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也是国家“十三五”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经过64年跨越式发展,累计培养各类人才19万余名,现已建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
“培养学生做到脚下有泥土,胸中有情怀,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杨恒山说,学校秉持“先立地、再顶天”的原则,为内蒙古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贡献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力量。该校多名教师荣获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融入地方发展优秀高校教师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