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重点的突围方向
摘要:报告认为,三重压力的核心来源是供给侧结构性失衡,这种结构性失衡甚至会引发货币刺激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的非意图后果。报告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尤其是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重点的突围方向,围绕"五大要素+市场结构"来提出对宏观改革的一些建议。
本报记者 张洽棠
近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2022年3月)在线举行。本期月度分析会的主题是“‘三重压力’困扰宏观,‘结构改革’亟待突围”。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刘瑞明代表宏观团队发布主报告。报告通过梳理宏观数据,指出宏观经济短期企稳,但风险犹存,并深入分析导致短期数据变化的长期因素和结构性因素,梳理背后结构失衡的逻辑。在深入分析结构失衡的原因基础上,进一步的分析如何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全面经济的复苏和长远的发展。本期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
报告指出,国内宏观经济短期企稳,但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稳步修复,但边际支撑力下降。今年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2%,改变了下滑的趋势。二是CPI-PPI剪刀差尚未呈现明显改善趋势,实体利润空间仍然有限。三是失业率总体稳定,但结构性矛盾突出。四是工业企业生产加快,但三大结构问题仍然凸显。五是整体外贸形势有所回落,局部风险闪现。六是各类信心指数稳中有忧,未来预期高度依赖政策走向。
报告认为,宏观经济长期面临三重压力,深层原因在结构失衡。第一,宏观经济长期面临需求收缩压力,需求收缩的根源主要来自结构失衡。从需求来看,有几个非常关键的长期不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一是收入分配不均、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从而导致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是不匹配的,无法去促进整个经济的循环。二是房价长期高企,使得居民不敢消费,不能消费的一种情形,挤出了消费。三是公共服务的产品供给不足和不均衡,尤其是和老百姓生活最紧密相关的民生类的服务产品供给不足,比如教育、医疗,这样的一些最基本的民生类产品的供给不足,引发其价格高、贵、难问题,进一步引发了大家不敢消费的问题。几种因素叠加,就会导致长期消费水平不可能得到有效回升。
第二,政府债务负担比较严重,各种隐形债务是比较多的。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种转嫁。在经过了长期的改革以后,又形成了一种上下游非对称竞争结构,这进一步压缩了投资的空间,所以在投资方面存在着非常强的投资下行的压力,并且会存在着边际效果和支撑力下降的一种压力。
第三,面临全球失衡以及疫情国际冲突等有可能引发出口疲软,所以需求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并且它更根本的从国内最主要的一些因素来看,是因为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推动所导致的。
一是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要探索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翟市长,缓解城乡土地二元结构。以市场化的方式推动土地再开发,集约高效利用存量土地。探索产业地供应方式,更高效配置新增建设用地,通过这些化解掉土地的压力,真正增大供给,增大供给的基础上降低我国居民的商住用地价格和工业用地价格,从而降低生活成本和生产的成本,推动下一步企业复苏和经济增长。
二是深化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改革,破除劳动力流动壁垒。比如在不同的地区间、部门间、产业间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壁垒,未来一定要打破这些壁垒,打破壁垒的核心不是简单的一句话,更多的是要打破捆绑在这些壁垒身上的各种各样的隐形公共服务,使得其均等化,这才是未来着力的核心。
三是深化资本要素市场化改革,提升资本配置效率。一方面要直接加大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比重,向发达国家看齐,使得融资结构优化。二是要进一步打破既有金融垄断的现象,放宽中小银行市场准入,放宽市场管制,打破金融垄断,进一步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防止放开的同时失序。
四是以科研成果产权改革为核心,全面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有效率,促进生产率。目前科研成果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是产权制度存在着边界不清、利益分配不均,激励效果不佳的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中介平台存在着搭建不健全,没有构建全国甚至全世界统一的中介平台的模式。还有产学研合作没有发挥出需求为主导和引导的一种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在这方面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搭建良好的中介交易的平台,连通供给和需求两端,在未来发挥非常大的经济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五是发挥数据的作用。一方面发挥市场活力激发作用,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其组织变革和制度变革的推动能力。因为数字技术为大规模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数字要素的流通环境和数字技术的监管。
六是持续完善市场结构,稳步推进市场公平竞争。一方面要打破既有的长期存在的进入壁垒,必须要保证市场的充分竞争和公平竞争。另一方面要基于公平竞争的原则,在科学反垄断基础上推动市场竞争结构的合理化,从而在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里引导所有的企业共同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中来,共同解决经济当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共同来构建我们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只有在这样的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我们的长期增长才能够有所保障,短期风险防范能力才能有所保障,才能真正化解掉各方面的外在的冲击风险。
责任编辑:张洽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