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孙维:推动银发经济发展不应局限于养老服务行业
摘要:地方推动银发经济,关键是要立足当地特点,搭建起一个具备持续性、协同性、集聚性的示范体系,引导关键企业进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培育一个多行业、多领域相融合的新兴银发产业,形成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银发经济。
当前,党和国家正高度重视发展银发经济。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广播电视台播音部主任孙维认为,从国家到地方,银发经济可谓肩负顺应老龄社会新需求和推动经济社会新发展的双重任务,空间无限,机遇重重。第一,可以促进老龄用品和相关服务,有利于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第二,可以倒逼市场和社会创新,有利于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助推产业升级。第三,老龄群体的财富积累为资本市场带来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有利于构建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的消费潜力将增长到106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占GDP的比例将增长至33%,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全国人大代表孙维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地方和企业对发展银发经济的认知还停留于老龄产业、养老产业的层面上,甚至降维为单一的养老服务行业,严重束缚了自己的头脑和手脚,结果就是抱着金碗要饭,身居宝山缺钱,捉襟见肘,处处碰壁。例如投入大量土地和税收优惠,推动以养老为主题的“养老小镇”或以健康为主题的“健康小镇”,结果却入不敷出;引进国外养老集团入驻成立高档养老社区,结果却床位空置;建设以养老或医养结合为主题的产业园区,结果却门可罗雀。
实际上,老龄化的表征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趋势性变化,实质是长寿、少子、迁移、单身、人机结合等种种人的基础性变化,以及与政治外交、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传统、利益分配等调整相叠加的复杂性变化。因此,对很多地方和企业而言,过去20年的生存与发展正是得益于第一次人口红利;而未来20年的生存与发展,就将取决于现在对此的认识和准备程度。
具体而言,第一,要改变对老龄群体的传统认知。2020年起,“60后”将开始陆续步入60岁。与传统的老人相比,60后将是全新一代的老龄群体。他们的寿命更长,健康意识更强,收入更多,受教育程度更高,生活预期更丰富。基于这些新的特征,60后正在成为新一代的老龄群体。他们有着更强烈的购买力,也有着更强烈的购买愿望、要求和动机。
第二,要理解老龄群体的消费特点。与年轻群体不同,老龄群体消费有很多不同之处:一是更多地为家人消费,如买给孙辈的玩具,买给全家吃的蔬菜水果;二是更多地关注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和质量,如老字号的食物、大品牌的家用电器等;三是更多地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如保健食品的作用、家庭用品的便捷性和耐用性等。四是更多地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容易受特价、清仓的吸引而消费。
第三,要认清老龄用品的消费对象。正如很多玩具都是大人、老人买给孩子的一样,很多老龄用品的购买者并非老龄群体,而是老龄群体的儿辈或孙辈。每逢过节和老人生日,年轻人传统上都要为家里的老人购买礼物。很多价格不菲的保健品和衣帽服饰、电子产品、小家电,这些老龄群体平时很少购买的物品,恰恰是年轻人买来孝敬老人的首选之物。但是,在家庭重大支出上,老龄群体还是很有决定权的。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中国家庭重大支出有46%是由老人说了算,37.3%是老人与子女共同协商,只有16.7%是由子女说了算。
全国人大代表孙维认为,在推动银发经济发展时,一定要要结合当地老龄化特点,理清思路,科学施策。例如对企业来说,政府提供的土地和税收优惠固然重要,但这些举措都只是“节流”,还算不上“开源”。特别是银发经济刚刚兴起,还没有形成很好的商业模式,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需要大量的尝试和创新。为此,政府一是需要为企业提供全面完整的人口数据,如各年龄群体的分布情况、收入水平、家庭状况、需求特征等。二是可以参照无人驾驶试点区域,为企业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重要的环境和政策支持。例如,通过建设适老化试点街道,为构建适老化社会提供试点;通过实施养老服务负面清单制,尝试多样化养老产品与服务;通过设立免费WIFI覆盖区域,推动智能化与老龄化的融合发展之路。
更重要的是,政府在构建银发经济产业链时,一定要跳出“养老服务”“养老产品”的小圈子,找到能够在推动银发经济发展中催生“化学反应”的“关键企业”。举例来说,一是从事新材料研发的企业,推动研发成人纸尿裤、护理垫、护理湿巾的新材料,老人衣服鞋帽的新材料等。二是从事人工智能企业,推动研发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传感、智能监测、智能评估等新技术。三是新型人力资源企业,推动老龄人才开发、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培训等新职业。四是平台企业,推动建立在适老化基础设施上的创新型政务和社会支撑平台,为全龄群体提供全面的管理和政务服务产品,完善各类社会组织分工,形成新的生态结构。五是新型技术评价或适用性评估实验室,推动环境无障碍产品、社会适老化产品的质量提升和市场普及。
地方推动银发经济,关键是要立足当地特点,搭建起一个具备持续性、协同性、集聚性的示范体系,引导关键企业进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培育一个多行业、多领域相融合的新兴银发产业,形成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银发经济。
责任编辑: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