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出台三年行动方案推进“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
摘要:《方案》注重体现四方面特点:一是注重体现新发展理念;二是注重体现辽宁振兴战略;三是注重体现各地比较优势;四是注重体现抓落实要求。
日前,辽宁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辽宁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辽宁省推进“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有关情况。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鹏表示,辽宁省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部门聚焦“一圈一带两区”发展功能定位、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加强总体设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结合发展实际,认真吸纳省政协等有关方面意见建议,精心谋划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重要改革创新举措,编制形成了《方案》。
《方案》注重体现四方面特点:一是注重体现新发展理念;二是注重体现辽宁振兴战略;三是注重体现各地比较优势;四是注重体现抓落实要求。
《方案》明确,沈阳现代化都市圈要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我国北方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现代化都市圈协同创新样板区,打造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引领区;辽宁沿海经济带要建设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和海洋经济发展合作区,打造国家开放合作新高地;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要建设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协作区、京津冀辽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打造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辽东绿色经济区要建成重点生态功能区、绿色产业集聚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
辽宁省提出,经过3年努力,“一圈一带两区”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高质量发展的板块支撑体系和动力系统基本形成,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方案》明确3年发展目标:沈阳现代化都市圈1小时交通圈基本建成,形成一批投资超千亿元、具有引领性的特色产业集群,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30%,沈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15%,城镇化率超过85%;辽宁沿海经济带成为引领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大连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同期,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初步形成与京津冀地区梯级联动、协调互补、互利共赢的格局,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15%;辽东绿色经济区“辽宁绿肺”作用日益显现,生态安全屏障重要地位更加稳固,绿色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全域旅游知名度显著提升,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森林蓄积量增长7.7%,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
为落实好《方案》,沈阳将重点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和事项:规划建设沈阳临空经济区,共建沈阳中欧班列国家集结中心,加快推进机场第二跑道、沈抚二号线、沈铁智慧化长输供热等一批都市圈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同时,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推动都市圈产业链深度协作。
沈阳将大力推进浑南科技城建设,支持周边城市在沈阳设立“创新飞地”,引导都市圈龙头企业在沈阳设立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共建辐射全省乃至东北亚的科技创新高地;加快推进都市圈一网通办,推动1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在都市圈实现跨域通办。
大连市政府副秘书长汤凯表示,大连市将按照《方案》要求,做强自身经济实力,到2024年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经济领跑全省、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提升、绿色转型发展,突出高质量发展。(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记者刘桂菊 )
责任编辑:张海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