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浙江样板”

2022-03-01 15:03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六年来,浙江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实干担当,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体系、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领域开展一系列工作,取得阶段性积极成效,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浙江样板”。

2022年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六周年。六年来,浙江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实干担当,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体系、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领域开展一系列工作,取得阶段性积极成效,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浙江样板”。

高质量发展卓有成效

浙江坚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聚焦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涉及浙江问题整改,制定《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全过程闭环管理长效机制的通知》,形成问题发现、督办、整改全链条式闭环管理模式。打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新安江水生态保护修复、蓝色海湾整治等组合拳,创新流域跨省补偿机制,联动推进长三角空气、水污染联防联治和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实施城镇污水垃圾、化工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污染和尾矿库污染等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

 绿水青山看西溪    杭州西溪湿地是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经过16年的保护修复,如今约68%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水质已经从开园前的劣Ⅴ类提升到总体保持在Ⅲ类以上,核心区域稳定在Ⅱ类以上,初步探索出了湿地保护与利用双赢的“西溪模式”。浙江省发展改革委/供图

绿水青山看西溪 杭州西溪湿地是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经过16年的保护修复,如今约68%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水质已经从开园前的劣Ⅴ类提升到总体保持在Ⅲ类以上,核心区域稳定在Ⅱ类以上,初步探索出了湿地保护与利用双赢的“西溪模式”。浙江省发展改革委/供图

到2021年11月,浙江省长江流域72个省控以上断面I类~Ⅲ类水比例为95.8%,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港口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及油污水等主要接收设施实现全覆盖,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六项指标全部达标。

浙江强化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联动建设,加快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实施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西延行动,着力构筑高水平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双向开放格局。加快建设宁波舟山港、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无水港”布局和长江黄金水道沿线码头合资合作,江海直达运输已深入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

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的大港,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三,已与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承担了长江经济带原油的90%、铁矿石贸易总量的45%。义新欧班列联通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成为全国跨越国家最多、线路最长、满载率最高的中欧班列运营线路。

积极推动浙沪小洋山全域一体化开发,协同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和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建设,建成长三角首个省际合作示范园区“党建综合体”,积极引导产业有序向长江中上游地区转移。

浙江始终坚持创新型省份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功获批,2021年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五位。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打造集成电路、新材料、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十大标志性产业链,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

夯实生态本底,推进全域美丽。全域推进美丽大花园建设,合力构筑绿色生态屏障,保护传承弘扬千年历史文脉。联动皖赣加快钱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协同推动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规划建设。高水平推进浙江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推动百城千镇万村景区化,成功创建全国首个生态省。

勇于先行先试,激发治理效能。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制定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建立完善推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环境保护奖惩、绿色发展财政奖补、主要污染物排放财政收费等制度,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全面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快构建生态环境“三线一单”空间管控体系。省市县三级环保办事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和“八统一”规范,97.5%的环评审批权限下放至市县。建立长江经济带发展数字化管理平台、省域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浙江环境地图、生态环境综合协调管理平台,推行“政府绩效评价+第三方评价+群众满意度评价”方式。

典型示范亮点纷呈

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以来,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环境改善为重点,走出一条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径,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

丽水市作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创新出台全国首个山区市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办法,发布全国首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南》地方标准,开展市、县、乡(镇)、村四级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建立GDP和GEP双核算、双评估、双考核机制。丽水率先探索“两山公司”“两山银行”“两山金融”等创新模式,完善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探索“生态飞地”“科技飞地”“产业飞地”等生态产品价值异地转化合作途径。

杭州市在全国“数字一线城市”十强阵容中位居第一,数字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建成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之城。杭州“城市大脑”被科技部确定为中国首批四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之一。云栖大会成功举办十二届,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展会之一。

新安江则探索全国首个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浙皖两省携手合作,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探索在下游地区使用千岛湖水源所缴纳的费用中,专门拿出一部分费用补偿上游地区的生态价值贡献。探索开展新安江流域林权、碳汇等自然资源使用权交易,拓宽生态补偿渠道,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共建千岛湖-黄山生态旅游合作区,探索名山名湖互动、水脉文脉相融、乡村振兴结合的新路子。

湖州市推进南太湖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成功探索出河湖共治、区市协同、治理与发展相协调的精细化流域管理模式,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流域水环境治理试点,形成了立法、制度、标准“三位一体”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先后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

衢州农民在房前屋后或零散地块种植珍贵树种,个人和企事业单位通过购买“资产包”进行认购,投资人获得树木的处置权和未来收益(50%珍贵树种的所有权),村集体和农民获得认购费用、树木养护费用和生态效益。“一村万树”项目以及绿色期权模式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为发展美丽经济和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新范式。

丽水“三贷一卡”(即“GEP贷”“两山贷”“茶商E贷”和“生态主题卡”)绿色金融创新,紧密对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在普惠金融的基础上,全面加大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生态贷”根据GEP的核算结果,将生态产品预期收益作为贷款的重要依据;“两山贷”把生态信用作为金融信贷产品的前提和优惠条件,解决百姓融资困难的同时也提升了生态意识;“茶商E贷”以茶叶交易场景为授信介入点,在茶叶质量溯源平台内嵌入贷款功能,有效缓解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生态主题卡”精准对接农业发展,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注入金融力量。

温州永嘉县坚持“森林生态为基,特色产业为魂”的发展理念,通过森林城镇创建、滩林修复和“一村万树”等工程不断护美绿水青山,打造诗意森林景观,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同时引入高端团队“定制”永嘉“一心三片十二组团”森林康养发展布局,通过“永商回归”和PPP合作模式等方式吸引优质康养文化产业项目落地,构建“产业+林场+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打造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试点,释放“绿色”红利,形成生态富民“永嘉经验”。

浙江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总抓手、“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为引领,省级以上开发区、特色小镇实现“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全覆盖,环评时间平均缩减65%。改革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评制度,取消衢州、丽水两市和淳安等山区26县GDP考核。在全国首创排污权交易指数,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激励政策,全面推行与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收费制度,建立覆盖所有水系源头地区的生态补偿制度,成立全国首家公益诉讼(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联合实验室。

紧扣长江经济带突出问题一个一个“抓落实”

《浙江省多措并举扎实推动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和浙江省建立突出问题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经验做法先后刊登在有关简报上。2021年7月21日在湖南岳阳召开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现场会上,浙江做典型发言。

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第一时间召开省委常委会,集中收看警示片,部署问题整改工作,省政府常务会议、省政府专题会议多次专题研究落实。全面建立省领导督导制度,每个问题都由1位省领导领衔督办、1个省级单位牵头督办,重点协调解决整改推进中碰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

以警示片问题整改为契机,在全省范围开展“举一反三”专项行动,近三年累计排查问题479个,完成整改462个,一批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了解困破题。

制定出台警示片问题追责问责工作方案,成立追责问责工作组,按照“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依规依纪依法、突出关键少数、注重平衡”四个原则,问责64名责任人员,有力推动问题整改责任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落实。

坚持水气废联防联治、软硬件联抓联建,加快垃圾处理、废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夯实污染防治基础。

全面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全过程闭环管理长效机制,落实问题发现、清单管理、督查督办、调度评估、验收销号、责任落实等六大制度。例如: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信息化建设,在数字政府系统中,专设长江经济带问题整改模块,及时调度展示问题整改情况;丽水市研发并推广“天眼守望”涉林垦造耕地云监管平台,运用卫星遥感、光谱分析等技术手段,结合水土保持、复绿指数,跟踪监督分析问题整改情况;临海市构建以“一报一码一机制”为核心的问题整改机制,创新运用“企业环保码”精准评价企业整改成效,评价结果与项目审批、年度评优等实现“八挂钩”,激励鞭策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孙弋弋)

责任编辑:张海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