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新闻布会

2022-02-22 15:49 中国发展网 王敏

摘要:今年以来,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我市本土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为进一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市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聚焦近期企业关于减税降费、援企稳岗、金融支持、办事便利化等诉求,结合天津市出台的系列含金量高、覆盖面广的政策措施,促进更多市场主体了解政策、应享尽享政策红利,更好支持和服务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王敏 记者朱波报道 2月22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新闻布会,市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刘东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穆欣全、市人社局副局长李惠廷、市税务局副局长朱春礼、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夏洪涛出席发布会并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现将各位领导的发言报道如下。

——天津市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刘东水介绍:

今年以来,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我市本土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为进一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市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聚焦近期企业关于减税降费、援企稳岗、金融支持、办事便利化等诉求,结合天津市出台的系列含金量高、覆盖面广的政策措施,促进更多市场主体了解政策、应享尽享政策红利,更好支持和服务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一、惠企政策总体情况:

围绕服务支持市场主体克服疫情影响,激发发展活力、竞争活力和创新活力,我市先后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主要涵盖几个方面:一是减税降费方面,包括认真落实好国家各项减税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电等要素成本、减免房屋租金等政策。二是援企稳岗方面,包括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返岗复工补贴、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扣减等政策。三是物流运输方面,包括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规范海运口岸收费、加大物流项目资金支持等政策。四是金融支持方面,发挥“信易贷”作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保障防疫保供骨干企业信贷供给、支付手续费减费让利等政策。五是奖励补助方面,包括落实高新技术相关企业各项补贴政策、智能制造支持资金、研发投入后补助等政策。六是办事便利化方面,包括市场主体登记“网上办零见面”、推行“用地清单制”等政策。稍后工信、人社、税务、人行等部门还将对各领域政策进行详细解读,下面我向大家重点介绍有关企业用能、“信易贷”和“双万双服促发展”服务等政策情况。

(一)持续加强用能保障。对企业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消费不纳入能耗总量控制。对能效达到行业标杆水平的企业,给予用能优先保障;对单位能耗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企业,给予用能总量保障;对于符合产能置换政策的项目,给予足够的用能保障。提高项目能评效率,为主要产品设计能效水平达到行业能耗限额先进值或国际先进水平的拟建项目提供便捷升级服务。

(二)持续加大融资支持。发挥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作用,推动金融机构向信用良好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服务,缓解市场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一口受理、一网通办”执行效率,及时帮助企业纠正失信行为,消除失信不良影响,助力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三)持续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和项目发展,扩大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涵,更好发挥政企互通信息化平台作用。组织万名干部深入企业和项目现场,充分运用三级问题协调解决机制,“线上线下”双线服务,解决具体问题,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二、推动重大项目情况:

市发展改革委作为全市“总项目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滚动推动项目谋划。一是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交通、能源、水利、防灾减灾、新基建和老旧管网改造等领域,谋划形成“十四五”实施项目801个,总投资1.1万亿元,其中老旧管网改造项目6269公里,总投资110亿元。二是对照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做实做细我市备选项目库,积极上报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目前已上报项目122个,总投资近6700亿元。三是围绕科技和产业创新、产业链提升、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改善四个领域,编制总投资1.78万亿元重点建设、重点储备项目清单。其中产业链提升、科技和产业创新项目投资占比由去年的21.8%提升至26.3%,10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占比达到90%以上,社会资本项目投资占比超80%。

下一步,重点开展四方面工作:

一是抓紧制定出台新一批支持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二是尽快发布重点项目清单,对项目实施台账式、清单化管理,最大力度推动新项目开工、在建项目提速,图文并茂做好清单解读,提振企业对天津高质量发展信心。三是举办第一批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第一批重大项目总投资3000亿元以上,一项一策制定推动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化要素保障和统筹协调,及时解决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确保项目早达产、早见效。四是举办政、金、项对接活动,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总体要求,会同相关部门分批组织金融机构对接项目需求,召开系列对接活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吸引更多金融活水支持我市重大项目建设。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穆欣全介绍: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坚持助企纾困与激发活力并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与有关部门和各区通过政策惠企、服务助企、环境活企,努力支持我市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

继2020年出台“27条措施”后,去年9月出台了“16条措施”,持续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克服疫情影响,保持健康发展。我们还按照市领导要求,与商务、发改、市场监管、人社、金融、税务、人行天津分行等组成专班,开展专题调研,深入16区,与近200家企业和商户座谈,倾听困难诉求,研究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为应对电力平衡紧张状况,多方协调积极争取电力指标和煤炭资源,市区两级部门走访企业2万余户,全力保障了企业生产用电。面对突如其来的“奥密克戎”,我局与相关部门昼夜奋战研究对策,成立复工复产工作专班,“一企一策”“一事一议”,解决物流运输、用工返岗、原材料供应等难题。

下一步,我局重点推动落实好以下措施:

一是全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与有关部门和各区加强协调配合,逐项细化措施,确保减费降税、信贷融资、缓解成本压力、扩大市场需求等系列举措落到实处。

二是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提质增效。扎实推动落实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和《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设,完善市、区、街镇和园区精准帮扶机制,聚焦政策、聚集资源、聚力服务,落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及种子企业融资贴息贴保补贴政策,帮助更多的企业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用好国家和本市资金加大支持。今年的目标是,培育种子企业达150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达8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90家,保持住在全国优势领先地位。为加大推动企业上市力度,在天津OTC开设“专精特新板”,对专精特新企业挂牌展示费用给予减免补助支持。

三是全力推动中小微企业集聚转型。聚焦12条重点产业链,引导中小微企业积极参与强链补链稳链,持续开展重点产业撮合对接活动,推动各产业园区建立“手拉手”精准对接服务机制,推动大企业开放市场、技术、人才等资源,促进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需合作关系。推动重点领域搭建应用场景,为中小微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在本地先行先试、应用示范提供便利。

四是全力保障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严格执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强化投诉处理协调机制,与相关部门和各区共同整治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恶意拖欠账款行为,坚决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区两级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加大政策宣贯力度,开展政策宣传“入园、入企、入户”行动,让广大中小微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天津市人社局副局长李惠廷介绍:

市人社局为企业纾困解难的政策举措。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做好“加减法”,助力企业稳岗位。

其中,“加法”主要指实施好各项“稳就业”补贴,这里重点为大家介绍两个政策:一是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疫情期间,本市的各类中小微企业,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毕业2年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的,按照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二是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对本市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2年内的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给予最长3年五项社保补贴和1年岗位补贴。岗位补贴标准为本市当年最低工资标准的40%,约800多元,1年约有1万元。除了以上两个补贴政策,还有创业担保贷款、创业房租、就业见习等就业创业政策,大家可以到市人社局官网查看,或者拨打12333电话咨询。“减法”重点是做好“降”“返”两方面工作,“降”是指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2021年共为用人单位减缴14.5亿元。日前,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明确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再延续实施一年,我们将按照人社部要求,延续实施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政策执行到2023年7月31日。“返”是指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2021年,我们已为9.68万户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5.41亿元,一定程度为企业解决了资金难题。今年,我们将按照人社部要求,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按照一定比例返还失业保险费,继续为企业解难纾困。

二、提高“精准度”,靠前服务稳用工。

春节前后,保障企业用工是重中之重,特别是日前“奥密克戎”突袭津城,为我市生活生产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为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重点从两方面升级加力,帮助企业稳定用工:一是走访企业促对接。依托全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产业链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专班,准确摸排企业用工、岗位需求情况,进行台账跟踪管理。特别是春节期间,针对有用工需求的企业,设置人社服务专员,进行一对一精准帮扶,每天调度用工服务情况。截至目前,共为30余家企业协调解决用工5000余人,企业缺工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二是就业服务不打烊。今年以来,我们相继推出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重点公共就业服务活动,采取线上招聘会、直播带岗等方式,定向、靶向推送岗位信息,加强人岗匹配和精准服务,促进人岗对接。截至目前,共组织29场招聘对接活动,服务1167家企业,帮助4.7万求职者。

三、推出“免费课”,帮助职工提技能。

为最大程度减轻疫情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切实满足企业职工技能提升需求,我们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在暂停线下培训同时,推出了“线上免费学技能”活动,培训包含65门公共课、118门专业课程,共计约8200课时,在疫情期间供广大职工免费学习使用。截至目前,线上平台访问量达7.4万人次。随着我市疫情趋于稳定,我们将视情恢复线下培训,届时,企业可组织职工参加有资质的职业院校、公共实训机构、职业培训学校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对企业组织职工参加《市场紧缺职业需求程度及培训补贴标准目录》内职业技能培训的,可根据《天津市职业培训补贴管理暂行办法》,享受培训补贴标准80%—100%的培训费补贴。

除了以上三方面措施,我们还将统筹做好政策落地经办、农民工返岗、根治欠薪等各方面工作,尽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助力全市复工复产。

——天津市税务局副局长朱春礼介绍:

减税降费是稳企业保就业、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受益面最大的惠企政策。2021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

全市各级税务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税务总局工作部署,聚焦支持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发展,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提振市场主体信心。2021年,全市新增减税降费152亿元,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办理缓缴税费29.8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困难,促进了企业研发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稳定市场主体、保障就业和民生、稳住经济基本盘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目前,国家的很多减税降费政策仍在延续执行,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总体来看,主要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主要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3%降到1%;对按月销售额不超过15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企业所得税税负分别降至2.5%和10%。对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我们都知道,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较大,而绝大多数都属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这个群体面广、量大。通过实施上述税费优惠政策,可以有效降低他们的税费负担,帮助他们渡难关、增后劲、保就业。

二是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主要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提高到100%,允许企业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而且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能。

三是在支持制造业发展方面。主要是,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对其他制造业企业退还60%增量留抵税额。实施企业购买不超过500万元的设备器具一次性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此外,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缓缴税费政策,进一步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和经营压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为确保税费优惠政策不折不扣、高质高效落地生根,全市税务部门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推出一系列优化服务举措,便利纳税人缴费人,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一是确保优惠政策直达快享。增强税费政策和征管制度解读的及时性和针对性,精简享受优惠政策办理流程和手续,扩大税收优惠政策资料备案改备查范围。构建税费优惠政策标签体系,精准筛选符合优惠政策享受条件的纳税人缴费人,“点对点”“一对一”及时精准推送。二是推行“非接触式”办税缴费。262项办税事项可通过电子税务局网上办理;支持银联、支付宝、微信等多渠道纳税缴费方式。三是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联合银保监部门和金融机构持续开展“税银互动”,与工商联携手开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

 

——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夏洪涛介绍:

2021年,我分行扎实推进各项金融支持政策落地实施,全年各项政策累计支持实体经济超4600亿元。今年以来,根据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的导向要求,我分行提出了“三稳两进一优”的落实思路,做到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结构稳步优化、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实现高质量金融指标稳中有进、金融改革创新稳步推进;优化金融营商环境。

1月份疫情突发后,金融系统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全力以赴做好金融服务保障工作。一是保证金融服务不断档。出台疫情期间支付服务“津十条”、启动市区两级国库应急预案、建立现金服务应急机制,确保支付清算、国库、货币发行等金融基础设施正常运转。二是支持防疫保供有力度。对重点行业和企业,坚持特事特办,及时开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有效支持防疫药品和物资生产、民生物资供应。三是助力稳定开局不松劲。我分行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货币信贷工作 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组织全市金融机构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千方百计增加信贷投放,1月份全市各项贷款新增超过250亿元。四是助企纾困在行动。出台《关于强化涉疫地区产业链重点企业复工复产金融服务的通知》等文件,年初以来,全市金融机构已累计为1638家企业办理贷款延期162.4亿元,发放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96.3亿元。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我分行将组织金融机构迅速回归支持实体经济常态,重点从四个方面发力,开启金融支持服务的快进模式、加速模式。

一是落实货币政策充分发力。对去年两次降准释放的近180亿元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投向实体经济。充分运用全市现有的48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利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专项再贷款,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

二是组织金融机构主动发力。倡导金融机构开展“春风行动”,主动“盯着群众需求办、跟着项目需求走、围着企业需求转”,确保全市金融工作实现良好开局。深入推进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建设,扩大首贷、续贷、信用贷规模,推动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

三是加强政银合作协同发力。会同市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多层次、广覆盖的银企对接活动。围绕乡村振兴、绿色发展、重点产业链等重点领域,扎实推进金融服务示范区建设、金融机构牵头包保服务等措施。协同推进地方征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信用信息服务功能。

四是助推金融市场有效发力。加大对企业开展债券融资的宣传辅导,支持企业充分运用银行间债券市场创新工具,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吸纳更多社会资金支持天津企业发展,实现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合理扩大。支持金融机构积极利用小微金融债、绿色金融债等工具,补充低成本资金来源,增强信贷投放能力。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