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真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并建言献策
摘要:市《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实际,分析问题切中要害,奋斗目标清晰具体,是一个高举旗帜、求真务实、加油鼓劲、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我完全赞同。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王敏 记者赵凯华根据天津日报消息综合报道 2022年2月12日,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市长廖国勋代表市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出席会议的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们认真审议讨论市长廖国勋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大家踊跃发言,并根据自己所在工作单位的实际建言献策,现场气氛热烈。
——市人大代表、天津北辰区委书记冯卫华表示:
市《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实际,分析问题切中要害,奋斗目标清晰具体,是一个高举旗帜、求真务实、加油鼓劲、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我完全赞同。
冯卫华说,天津北辰区要深入落实中央和市委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产业向高端转型、城郊向都市转型,开拓创新、扎实苦干,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官”带头招商,加强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提高招商引资实效,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是扶持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实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
三是着力推进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动能转化,以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构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引擎”新格局。
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做好服务企业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提高企业和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人大代表、天津北辰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晖表示:
启动制造业倍增计划,把“制造业立市”落到实处
“天津北辰区制造业、工业基础比较雄厚,近几年,引进了很多制造业龙头企业,像德国的采埃孚、弗兰德,韩国的LG,还有雅迪等,去年工业生产总值达到1273亿元,形成了我们‘5+4’产业链。”徐晖表示,目前北辰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较高、企业的利润较高、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较高、制造业的上市挂牌企业较多。
徐晖表示,新的一年,北辰区将围绕制造业立市下大力量谋划制造业新的增长点。
一方面启动制造业倍增计划,力争5年内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递增,同时瞄准好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把高技术高水平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吸引到北辰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工业示范产业园区。
另一方面,要扶持好天津当地现有的企业,鼓励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做大做强,在这些企业中产生一批规上工业企业。
此外,通过校企的合作对接,与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进一步产业化。
最后,北辰区将利用好金融手段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打通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之间的贷款壁垒,并针对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这两个重点的支柱产业,设立1-2支产业基金,进一步扶持工业企业的发展。通过这些举措,把制造业立市在北辰真正落到实处。
——市教委主任荆洪阳表示:
今年新增3.3万个义务教育学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天津市将深入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新增学位3.3万个。“在2020年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3万个、2021年新增义务教育学位5.9万个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把义务教育资源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强力推进。”为确保任务目标完成,市教委抓实抓牢项目管理,通过建立工作台账和月报制度,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精细化程度,组织各区千方百计挖掘资源、筹措资金,并积极会同财政部门对各区扩大中小学义务教育资源项目及时拨付奖补资金,为各区义务教育资源建设工作提供市级资金支持。
“今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市教委积极推动项目开复工。其中4个项目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可提供4000个义务教育学位,实现一季度开门红。”荆洪阳说。
此外,今年市教委将继续增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推进远城区区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现区内优质学校结对帮扶相对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全覆盖。持续加强“教育+互联网”支撑引领作用,充分利用精品课程资源,进一步促进城乡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持续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完善集团化办学管理机制,推动优质学校办学集团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促进全市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持续增加。
——市政协委员,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松林表示:
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绘就最美夕阳红确定了奋斗目标。市政协委员,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松林说,把蓝图变成美好现实,民政部门已谋划好新一年工作。
“新增机构和社区养老床位5000张、家庭养老床位1000张。”吴松林介绍,目前,全市有养老机构床位8万张,从今年起,按照每年不少于5000张床位的建设进度,到2025年,全市养老机构床位将达到10万张。家庭养老床位主要以养老机构为依托,把养老机构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吴松林说,“今年,我们采取试点先行的方式,在河西、河东、南开、静海、和平5个区开展试点,每个区要推行至少200张家庭养老床位。”
我市提出开展嵌入式养老机构试点工作后,一批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陆续投入使用。“今年,全市新增100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确保每个街道至少有一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吴松林说。
城乡均衡发展,一直是民政工作恪守的准则。“我们将继续拓展涉农区老年人助餐服务试点工作。”吴松林说,去年,全市190万人次享受老年人助餐服务,今年,扩展农村助餐服务试点工作,根据农村老年人的饮食习惯、经济水平和助餐需求,完善助餐服务政策,增加农村老年人助餐供给方式,重点解决农村老年人“吃饭难”问题。
——市人大代表、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陈叙表示:
布局“一院三址” 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完成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原址改扩建工程。随着营口道院区完工及后续滨海院区竣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将形成‘一院三址’规划布局。助力医院在保持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医疗服务领域,完善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建设成为委市共建国家区域妇产科医疗中心。”市人大代表、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陈叙表示。
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营口道院区改扩建项目位于和平区营口道146号医院原址,设计建筑面积34050平方米,设计日门诊量1000人次,规划床位168张。“目前,改扩建工程正在加紧内部工程建设”,陈叙介绍说,位于中新生态城临海新城企业总部园的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滨海院区,将建成集普通妇科、妇科肿瘤、产科、胎儿医学科、辅助生殖科、新生儿科等在内的全妇产科智慧化医院。
陈叙表示,“一院三址”布局将成为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前进路上新的里程碑,医院将以“管理智能化、服务人性化、医疗国际化”为理念,发展、配置、优化人才技术优势和医疗资源,有效推进和改善我市妇幼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市政协委员、市胸科医院党委书记郭志刚表示:
突出救急救重提升心肺疑难病症诊治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完成市胸科医院原址改扩建工程。我们将加快推进工程项目建设,今后医院和平院区科室设置布局将以疑难重症为主,更突出救急、救重的专科特色,提升我市心肺疑难病症诊治水平,进一步完善我市心血管病防治体系建设。”市政协委员、市胸科医院党委书记郭志刚说。
“2019年底,医院和平院区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该项目位于和平区西安道70号医院原址,总建筑面积58931.4平方米,院内设门诊和急诊,新建医疗综合楼地上10层、地下2层,规划床位400张。”郭志刚介绍。
2018年,市胸科医院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储备库。“和平院区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结合市中心居民集中、老年患者较多的情况,建成后将重点放在急危、重难疾病诊疗上,集中先进诊断、检查、检验设施设备,配备高水平医疗及科研专家团队,着力从心肺移植、微创内外科杂交手术、急危重及疑难病症诊疗、重症康复等学科入手,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精品医院。”郭志刚说。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党委书记、主任蔺雪峰表示:
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年内建成
2021年,天津市坚持人民至上,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质感的“住建答卷”。2022年,如何进一步把民生工程建在百姓的心坎上?“今年将推动地铁4号线北段,7、8、10、11号线一期工程,以及8号线延伸线工程、11号线延伸线工程加快建设。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年内建成。”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党委书记、主任蔺雪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蔺雪峰介绍,今年我市将持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城建固定资产投资先导作用,把项目谋划和项目储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持续抓紧抓实,聚焦轨道交通、机场、重点路桥等重大项目和区域综合开发配套等民生项目,实行“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力求市政基础设施谋划和储备项目滚动保持在千亿元规模。积极推进轨道交通、海河柳林“设计之都”核心区域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的投资活力,以落地项目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充分发挥基础设施投资补短板、增动能、拓潜力的关键作用。
在持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方面,蔺雪峰表示,今年我市将完善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进一步推动解决我市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加大房源筹集储备力度,鼓励各区利用整幢、整栋或整层的存量住房项目改造(转化)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特别是天津市已建成的限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示范小城镇还迁房等保障性住房及存量待售商品房项目,在满足符合相关条件对象需求的前提下,可转化为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产业发展和人才引育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国田表示:
提高医保待遇保障 常态开展集中带量采购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密织多层次社会保障网,适时调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国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我市将持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
李国田说,今年我市将不断完善待遇保障制度,提高居民医保门(急)诊报销待遇,居民医保高档缴费参保人员在一、二级医院门诊就医,报销比例由50%提高至55%;有序放开居民三级定点医疗机构门(急)诊报销;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落实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扎实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精准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织牢织密医保民生保障网。在深化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方面,将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组织做好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采和第六批国家药品集采(胰岛素专项)中选成果在津落地,发挥京津冀“3+N”联盟医药产品集中带量采购平台功能,不断增加集采批次和数量。我市还将持续完善医保支付机制,做好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实施工作,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我们还将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如深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将高血压等五个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纳入异地就医联网报销范围;扩展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场景,进一步方便群众‘网上办’‘掌上办’。”李国田介绍。
——市人社局就业处处长李涛表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市人社局就业处处长李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2022年,我市将聚力打好稳岗位、扩渠道、保重点、提技能、强服务“组合拳”,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
“我们将从多方面全方位做好就业这项最大的民心工程。”李涛表示,一是全力稳岗位。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围绕重大发展战略,打造就业增长点。抓好“稳就业32条”等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落实,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二是有力扩渠道。强化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全年培训3万人以上,新认定一批创业孵化基地。举办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天津市选拔赛暨第三届天津市“海河英才”创新创业大赛。抓好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落实,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亿元以上。三是聚力保重点。启动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开发优质见习岗位2.6万个,做好困难毕业生求职创业帮扶。出台我市劳务品牌建设实施意见,促进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修订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全年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滨海新区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邓为民表示:
推动“滨海平台+医联体”分级诊疗
“我们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今年会继续优化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让医疗资源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滨海新区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邓为民表示,滨海新区今年争取新增1家三级医院,同时推动“滨海平台+医联体”分级诊疗,实现医联体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联互通,引导二三级医院医师到社区坐诊带教,增加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门诊治疗使用免费基本药品定点医疗机构至25个。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上,滨海新区将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启动北京大学滨海医院改扩建工程、推进大港医院二期工程,并提升改造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新建、改建的居住区,力争同步配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
“我们还将从规划布局上对社会办医不做限制,为社会办医留足发展空间,前移急救关口,围绕‘自救+快救+优救’,加强急救知识常态化宣传,让群众掌握更多自救知识。”邓为民说。此外,全区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将实现信息共享,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移动支付、就诊提醒、结果查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