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石头满山变绿树满山
摘要:虽值新春佳节,但茅坪村的山头上依旧人头攒动,远远望去,造林队员们在满是石头的荒山脚下“之”字形排开,正手手相传,一点一点将树苗、土、水等送到山顶。
中国发展网讯 穿上厚棉袄,牵着骡子,驮上苗木和工具,爬向村后的石头山……2月8日,晨曦微露,淅川县大石桥乡茅坪村的造林队员们已经在寒风中忙碌了起来。
虽值新春佳节,但茅坪村的山头上依旧人头攒动,远远望去,造林队员们在满是石头的荒山脚下“之”字形排开,正手手相传,一点一点将树苗、土、水等送到山顶。
“咱们这儿冬季气候温润,雨水多,种的树发芽率高,成活率也高,这个好时机必须得抓紧。”淅川县大石桥乡林站站长杜廷玲说。
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的淅川县,曾有着河南省面积最大的石漠化山地,面积多达120余万亩。石漠化地区一旦出现强降雨,泥沙就会伴着各类物质随雨水直接流入丹江口水库,威胁水体安全。
为了提高石漠化土地树苗的存活率,淅川的造林员们创造性发明了“酒瓶滴灌”浇水法:为每一棵树浇透后,把一个装满水的酒瓶倒插在树根旁的土壤里,让水慢慢渗入地下,在石与石的夹缝中为树苗谋得生机。
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以来,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确保一渠清水源源不断滋润北方,淅川县以科学绿化为遵循,突出荒山造林、产业造林、森林乡村、生态修复四个重点,把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工作推向市场,林业部门统一标准,乡镇配合流转土地,企业、大户和专业队包栽包管包活,政府组织验收,县财政给予奖补,激活社会造林动能,全面向石漠化开战。
据统计,近年来,淅川县每年新造林面积10万亩以上,连年稳居全省县级造林第一,森林覆盖率达到45.3%,53.2万亩荒山重披绿装。
山变绿了,水变清了,老百姓的日子也在变好。淅川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定洲介绍,今年县里还要发展蜂糖李等高附加值的林果,在绿化荒山的同时带动乡村振兴。(李雪山、葛玉顶)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