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强化后续扶持,让已脱贫搬迁群众“既富口袋也富脑袋”
摘要:近日,本报记者就完成搬迁建设任务后,“十四五”时期甘肃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点等情况采访了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翟建军。
朱永先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 | 王斌
“十三五”时期,甘肃省精确瞄准搬迁对象,统筹谋划政策举措,全面聚焦脱贫成效,以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期完成11.4万户49.9万建档立卡群众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建成集中安置点1724个。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搬迁群众基本实现产业扶持全覆盖,10.6万户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搬迁家庭基本实现户均1人就业。
近日,本报记者就完成搬迁建设任务后,“十四五”时期甘肃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点等情况采访了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翟建军。
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尕秀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甘肃省发展改革委以工代赈办/供图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绿洲小城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成住宅楼173栋4790套,容纳2万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迁入住。 甘肃省武威市发展改革委/供图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坪垭藏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航拍图。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南华镇易地搬迁后续产业扶贫资金支持绿色蔬菜产业园区,带动7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达5000元以上。甘肃省张掖市发展改革委/供图
坚守搬迁初衷 严守政策底线
“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之初,甘肃省主要围绕‘搬迁哪些人、搬到哪里去、补助多少钱、生计怎么办、搬后如何管’等关键性问题展开工作。”翟建军说,由于甘肃大部分区域山大沟深、高寒湿冷、生态脆弱,人地矛盾突出,适宜安置的土地十分有限,搬迁过程中甘肃省坚持因地制宜,做到地质灾害易发区、洪涝灾害威胁区、生态保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四避开”,城镇、中心村、园区和景区“四靠近”,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相结合,引导群众逐步向城镇有序搬迁,实现梯次转移。
例如,以甘肃省陇南市为代表的秦巴山片区,针对山大沟深、人地矛盾突出的实际,采取集中安置和插花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努力使符合条件、有意愿的贫困群众应搬尽搬。陇南市武都区坪垭藏族乡1236户5731人,从山顶上整乡搬迁至川坝地区,通过务工、扶贫车间就业和发展特色旅游等方式进行后续帮扶和帮助社区融入,彻底改变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既实现了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的目标,也留住了传统,留住了乡愁;又如,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代表的民族地区,将交通不便、上学路途远、脱贫成本高的山区群众集中安置到人口承载容量大、就业务工机会多、生产要素集中的县城、小城镇和经济开发区,通过扶贫车间、设施农业等方式帮助搬迁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特别是帮助妇女走上工作岗位,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
为全面总结“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客观评价工程建设、后续扶持和搬迁群众脱贫效果,甘肃省发展改革委按照国家要求,组织省级核查组抽查部分县区并开展实地核查,完成了省级评估核查工作。2020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估核查组对甘肃省定西、陇南、张掖、临夏、甘南部分县区实地核查,评估核查组全面评估后,对甘肃省做出了“能够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政策部署,坚守搬迁初衷,严守政策底线,各项工作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效”的肯定评价。国家发展改革委连续两年(2020、2021年)对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予以通报表扬。
高站位谋划 高质量做好“后续文章”
“搬迁任务完成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将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任务,继续高站位谋划、高质量推进后续扶持工作,构建起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就业增收渠道广泛、社区治理初见成效的后续扶持体系,走出一条符合甘肃实际的易地扶贫搬迁之路。”翟建军如是说道。
2021年5月,甘肃省政府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召开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现场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负责同志到会指导。时任甘肃省副省长程晓波(现任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出席会议并对做好“十四五”后续扶持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指导70个县(市、区)因地制宜、统筹各类资金和资源制定后续扶持实施方案,同步建立调度机制,对各地区后续扶持重点任务按月开展调度;及时总结一些县区后续扶持工作的典型经验做法,组织各地通过现场学习交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发展特色产业,突出后续扶持重点。指导各市州将后扶产业纳入当地产业规划“大盘子”中统筹谋划、整体部署、协调推进,形成以县域经济发展为支撑,以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为引领,以“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为主导,各具特色的产业扶持新格局。
一是引进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全面发展。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合作社,合作社联农户建基地”的发展路子,采取“自建”和“外引”相结合的办法,探索推广“蓝天模式”“康美模式”“中天模式”和“中盛模式”等龙头企业帮扶机制,基本实现了每个县区都有龙头企业带动。截止2020年底,甘肃全省贫困县新培育引进龙头企业200家、累计达到2946家,带动搬迁群众约3.4万户。
张掖市民乐县依托海升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生态示范园、戈壁农业示范园等种植基地,吸纳搬迁群众参与发展,基地生产的有机蔬菜、水果成为高端食品远销省外,实现企业与搬迁群众共赢发展。
武威市古浪县依托黄花滩安置区万亩戈壁农业示范基地,累计建成日光温室7828座1.6万亩,养殖暖棚2.4万座133万平方米,搬迁群众通过“羊银行-贷母还羔”的模式,向贫困户投放优质种羊,托管代养、资金资产入股、劳务收入等方式获得收益,羊存栏量跃居全省前列;引进伊利集团等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牧场、乳制品加工等示范项目,已成为河西走廊重要奶源基地。
陇南市武都区坪垭安置区,引进康大集团建设肉兔养殖场,实施以工代赈试点项目,辐射带动3000多农户种植牧草增加收入,同时引进饲料加工、生物质颗粒燃料等6家扶贫车间,建成后实现1500人以上就地就业。
二是培育特色产业,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围绕“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和“错峰头”的区域性特色产品,以大中型安置区为重点,深入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建设一批规模化、绿色化、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
兰州市围绕安置区建成仓储保鲜库11个,降低市场波动稳定增收,助力群众发展“独一份”兰州百合、“错峰头”高原夏菜等特色产品。天祝县着力培育藜麦、羊肚菌等“特别特”区域产品,目前已种植藜麦11.6万亩,栽培食用菌780万袋。
庆阳市按照“南牛北羊、塬果川菜、草畜平衡、农牧循环”的发展思路,引导搬迁群众大力发展环县滩羊、庆阳苹果等“好中优”特色产品。
陇南市在迁出区大力发展以花椒、辣椒、核桃、油橄榄、蜂蜜为代表的“麻辣香甜”产业,迁出区安置区共同构建起“地下有药、树上有果、林中有鸡、四季有花、村中有客”的山地立体农业格局。
三是开展“三变”改革,完善群众利益链机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三变”改革,重点突出确权、产业、主体、入股、融资五个关键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推进马铃薯种薯产业园建设,构建了土地入股、配股分红、就地务工、联合经营、光伏扶贫“一园生五金”的增收体系。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探索整合“两块地”资源,形成迁出地粮改饲、安置地配建规模养殖场,搬迁户与合作社共养统销的“广河县康家模式”;临夏县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和高原夏菜种植,一户一棚种蔬菜的“北塬模式”。
四是文旅产业助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增收。对靠近旅游景区安置的搬迁户,立足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引导鼓励搬迁群众发展休闲、度假、体验、观光等乡村旅游新业态。
甘南藏族自治州以打造“全域旅游无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特色旅游品牌为契机,将临潭八角、玛曲阿万仓、碌曲尕秀等安置区打造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乡村,吸引外来游客,增加群众就业。
临夏回族自治州围绕旅游景区和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形成“旅游区+农家乐(民宿)+搬迁户”的“康乐景古”模式。
——拓宽就业渠道,把握后续扶持关键。“及时就业是做好后续扶持的关键,也是产业发展的成效体现。”翟建军说,甘肃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住下去就要靠稳定就业,务工是主要出路”的要求,把就业作为搬迁群众“稳得住”的重要举措。
建台账盯就业。指导市县对所有搬迁群众产业发展意愿、就业能力、培训需求等情况逐户逐人进行摸底,因地、因户精准帮扶。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采取“一户一档”的办法,对所有搬迁群众就业能力、培训需求、家庭结构等情况建立就业岗位菜单、就业状态清单和劳动力资源账单“三个清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该县将就业实训基地建在安置区上,打造“后续扶持+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的“县城南区”模式,实现有劳动能力搬迁群众户均2人以上就业。
劳务输转稳就业。充分发挥东西劳务协作机制,紧盯东部务工大省,配合人社等部门积极协调对接,通过大型安置区专场招聘会和网络招聘等方式,线上线下双向发力扩大劳务输转。兰州市针对有劳动力搬迁家庭建立岗位信息推送机制,召开专场招聘会19次,推送1.2万个用工岗位。甘肃省天水市充分利用各种帮扶资源,加大搬迁群众有组织劳务输转力度,打造“天水白娃娃”、“羲皇故里建筑工”等劳务品牌。
项目扩岗增就业。把以工代赈和搬迁后续扶持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实施一批技术门槛低、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建设项目,在改善安置点基础设施的同时,优先吸纳搬迁群众就业。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选择搬迁后废弃的较为安全的窑洞,按照以工代赈方式配套建设饲料贮藏、粪污处理等基础设施,形成了“后续扶持+以工代赈+技能培训+折股量化分红”就业增收模式。
公益岗位兜就业。甘肃省人社厅等部门印发《2020年开发3万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实施细则》,明确按照每100名搬迁群众至少安排1个公益岗位的原则,重点保障800人以上大型集中安置区安排公益岗位。
后续扶持新征程 扶志和扶智需并重
“抓住了发展特色产业后续扶持的重点和就业关键点,还需要加强社区管理,完善后续扶持支撑。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夯实社区治理基础、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供便捷公共服务等。”翟建军表示,甘肃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聚焦安置点水、电、路、气、暖、污水管网、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短板,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弱项,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54亿元,建设22个大型安置点教育、卫生补短板项目,进一步增强集中安置点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为搬迁群众居住生活创造了良好条件。截至目前,甘肃全省“十三五”安置点安置区建设学校106所、卫生设施220个、养老院59所、文化活动广场659个。
甘肃省卫健委通过“县乡自查、省市抽查、数据核查、入户核实”等方式,全面排查规范易地搬迁医疗点设置,将16个安置区临时医疗点调整设置为标准卫生室。
武威市古浪县借鉴城市社区管理理念和模式,建立“党总支+村委会+村监会+群团组织+小区党支部”的“一核多元”村级组织体系,成立各级党组织70个,设立乡村一体化党群服务中心18个,落实“人-户-网格-社区”服务管理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我们还需要做好社会融入,体现后续扶持归属。主要体现在指导各地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及时让群众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社区,通过社会融入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翟建军对此举例说,甘肃对“十三五”建成的安置住房不动产权证书实现了“应登尽登”“应发尽发”,让搬迁群众吃上“定心丸”;指导市县对乡村振兴部门摸底的“十三五”脱贫不稳定人口开展筛查比对,对其中1857户8031名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不稳定群众,通过产业扶持、劳务输转、兜底保障等方式进行帮扶消除返贫风险。
翟建军指出,要把扶志和扶智结合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鼓足“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干劲。
一系列举措让搬迁脱贫群众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2021年7月1日上午,甘肃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搬迁脱贫群众代表李应川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他说:“那一刻,真切地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我们家现在有1座温室大棚,4座养殖暖棚,每年的收入比在山里住的时候多了2万多元,日子过得好着哩。”
“在后续扶持的新征程上,已脱贫搬迁群众将继续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做到既富口袋也富脑袋。”翟建军信心满满地说。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