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CMF报告: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防风险的“双平衡”

2022-01-21 16:22 中国发展网
中长期结构转型 CMF

摘要:应确保各项重大工作与经济工作相互配合、协同并进,并在指导思想上仍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应继续鼓励弘扬企业家精神,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微观主体经济活力。

中国发展网讯  1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月度数据分析报告(2022年1月)发布会在线举办,本次会议聚焦 “寻求三重压力下短期平稳运行与中长期结构转型的中国经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教授代表课题组发布月度分析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宏观经济运行仍需直面五大风险与挑战。

第一,外部不确定性持续存在,外部环境依旧复杂严峻。从疫情防控角度来看,疫情走势不确定性仍存,病毒的变异导致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多变,我国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仍然面临挑战。如果疫情有所好转但不能根除,对我国现有疫情防控措施带来挑战。同时,全球经济修复仍有放缓压力,美联储步入加息周期,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或会对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带来一定扰动。此外,大国博弈虽有缓和,但博弈基调没有改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存在。

第二,疫情反复与结构性调整冲击,潜在经济增速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疫情反复叠加严格的疫情防控政策,加剧消费与生产之间的修复不平衡。另外各种结构性政策的非预期性叠加或带来潜在经济增速继续下行。双限双控下的供给冲击、房地产调整下的预期转弱、社会思潮变异下的需求收缩都会给我国经济增速带来下行压力。

第三,以“双碳”为主要代表的经济转型带来增长约束及风险释放的压力。当前我国GDP增量、能源消费增量与碳排放增量之间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如果显著限制能源消费增长就会对经济增长形成较大压力。另外一方面,碳减排下产业结构调整可能会导致行业分化加剧与行业尾部风险上扬:高碳行业与低碳行业发展前景出现分化;高碳行业普遍资产负债率较高,在碳转型升级压力下企业资本支出加大、债务攀升,进而给行业信用水平带来冲击。

第四,要关注地产行业下行趋势下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风险与挑战。2021年,随着三条红线、贷款集中度管理、集中供地等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密集落地,房地产企业融资受到的约束加大,房地产企业流动性风险加剧。降低经济增长对房地产的依赖有其必要性,其过程任重道远,降低经济对房地产依赖的过程中仍需警惕其风险的传导和扩散。

第五,债务风险持续处于高位,警惕行业尾部信用风险。一方面,债务风险持续处于高位,稳增长倾向的提升或加大债务压力。虽然2021年我国的宏观政策持续向常态化回归,带动我国2021年的宏观杠杆率增长趋缓,去杠杆成效显著。但是,长期以来累积的债务风险仍然处于高位。2022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政策稳增长力度加大,或导致债务压力进一步推升。另一方面,行业尾部的信用风险压力相对较大,需防范其风险超预期释放。2021年,在监管部门不断落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相关工作背景下,信用风险释放呈震荡修复态势。但是中小微企业依然将面临较大生产经营压力,部分高杠杆和尾部企业再融资难度有所增加,尾部企业信用风险压力依然较大,仍然需要警惕其信用风险的释放对市场带来的冲击。

针对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报告给出六点建议: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把握好短期经济平稳运行与中长期结构调整、防风险与稳增长“双平衡”。内外运行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使得宏观经济政策面临多重约束,宏观政策再定位需要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平衡。要把中长期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向,不能简单地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

第二,加强双碳长期目标与短期经济增长目标的协调与结合。正确认识和把握碳减排的客观规律,避免运动式“减碳”。做好统筹协调,尤其需要考虑我国各省、各行业之间的碳排放水平差距较大的现实。此外,应加大新能源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进行超前投资。

第三适当提高疫情防控政策灵敏度和灵活度,来提升防疫政策和宏观政策的协同,要精准防控,保证经济运行和保证人民生活和社会基本有序的运行。

第四,中央提出要慎重出台有收缩信号的政策,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的协调。稳增长的信号要明确措施要有力到位,要做好跨越周期的准备,为了更好地跨周期要做好一些逆周期的调节。

第五,处置风险仍需循序渐进、相机抉择,对地产等风险暴露过快的领域避免出现处置风险的风险。房地产长期累积的风险需要有节奏地出清,做好跨周期安排;避免地产调整与金融体系及地方政府债务产生风险共振与叠加。从长期角度看,应尽快培育新能源、新兴技术等领域,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资源配置有序向房地产之外的领域配置。

第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配套措施齐头并进、协同发力。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的一年,是新发展格局全面布局的一年,也是各地政府全面换届之后的一年,是冬奥会的举办之年。应确保各项重大工作与经济工作相互配合、协同并进,并在指导思想上仍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应继续鼓励弘扬企业家精神,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微观主体经济活力。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