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长8.1%总量逾110万亿元 2021年经济发展“成绩单”亮眼
摘要:2021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8.1%,高于6%以上的预期目标。一、二、三、四季度同比分别增长18.3%、7.9%、4.9%、4.0%。按两年平均算,分别增长4.9%、5.5%、4.9%、5.2%。
本报记者 | 付朝欢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143670亿元,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按年平均汇率折算,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达17.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的比重预计超过18%。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达到25%左右。
经济总量突破110万亿元,人均GDP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25万美元,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当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宁吉喆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强调:“这意味着我国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也意味着我国发展的基础更牢、条件更优、动力更足,同时也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实现
看中国经济2021年“成绩单”,先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看主要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
经济较快增长。2021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8.1%,高于6%以上的预期目标。一、二、三、四季度同比分别增长18.3%、7.9%、4.9%、4.0%。按两年平均算,分别增长4.9%、5.5%、4.9%、5.2%。
就业总体稳定。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达到了11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02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9%,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021年,货物进出口顺差比上年扩大20.4%,达到进出口“量稳质升”的要求。年末,外汇储备余额连续8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达到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要求。
单位GDP能耗下降。初步核算,2021年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2.7%,接近降低3%左右的预期目标。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2021年,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达到1.3万亿斤以上的预期目标。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值得关注的是,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宁吉喆介绍,2021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4.2%,延续了“十三五”以来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态势;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44%,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
谈及推动协调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时,宁吉喆特别强调了制造业、服务业占GDP比重这两个数据。“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4%,比2020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3.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了54.9%,比第二产业高16.5个百分点。”
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9.1%
从需求侧来看,消费、投资、净出口被视作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
全年“三驾马车”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多少?宁吉喆披露,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5.3、1.1、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4%、13.7%、20.9%。“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9.1%,比上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宁吉喆表示,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国内循环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过50万亿元,增长4.9%。
国内国际双循环也在相互促进。一方面,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现,内需扩大拉动了进口;另一方面,产业体系健全、生产能力稳定的优势得到发挥,外需拓展促进了出口。202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再创历史新高,其中进口、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长21.5%、21.2%。
与此同时,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循环改善。宁吉喆指出,在生产环节,生产扩大为循环改善打下了基础。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工业行业的增长面达到了95.1%,产品的增长面达到了73.4%。
在分配环节,企业的营业收入、工资和利润的增长是初次分配的主要来源。2021年前11个月,41个工业大类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增长面达100%;31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增长面超过80%。职工的工资也在增长。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2.8%。
在流通环节,货运的畅通保障了经济恢复和对外贸易。2021年,我国全社会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2.4%、6.8%。
在消费环节,就业的扩大、收入的增加支撑了消费恢复性增长。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上年实际增长12.6%,由于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比较大,两年平均增长4.0%。回归常态运行且新增长点涌现
“今年是我国经济逐步回归常态运行的一年。”宁吉喆表示,尽管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没有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因素没有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也没有变。从全年看,经济还是有望实现稳中求进。
宁吉喆从5个方面加以分析。
我国疫情常态化防控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肺炎疫苗29.3亿剂次,完成疫苗全程接种总人数12.2亿人,这为经济增长筑造了一个总防线。
我国产业供给体系全。我国拥有全部工业门类,产业体系完备,配套也较为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较强,能够很快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促进供给增加。
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空间广。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这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构建国内强大市场的立足之本。
我国还具有改革开放红利。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2021年都保持了较快增长。中国是世界上12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截至2021年底,中国与145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进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
我国经济治理能力强。近年来,我国不断创新宏观调控,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精准调控、相机调控,积累了丰富的调控经验。目前,我国通胀率、政府债务水平都是较低的,货币政策有空间,宏观调控政策工具多,有能力保持平稳运行。
谈及下一步我国经济增长的动能,宁吉喆认为,不仅来自需求“三驾马车”的拉动,也来自供给的推动;不仅来自内需的扩大,也来自外需的拓展;不仅来自消费的增长,也来自投资的发展;不仅来自改革的推进,也来自创新的带动。“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利条件没有变,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不断涌现。”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