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三重压力下今年稳物价要防止出现结构性问题

2022-01-13 16:03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来自北京市价格观察员的相关数据显示,被访者对2021年食品消费价格满意度最高的是粮食价格,满意度最低的是鲜菜价格。“保持稳定”“控制物价”“杜绝价格垄断”是居民最关心的内容。

张光远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对2022年价格走势是上推和下拉压力并存,总的看2022年物价涨幅要高于2021年,但仍然是结构性上涨,稳定物价主要是防止出现结构性问题。

扩大内需稳住经济大盘

发挥宏观政策的引导作用拉动有效投资需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了实体经济,降准降息,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提升财政政策效能,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提高支出精准度,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发挥政府投资的引领作用,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市政、交通、物流等短板项目建设。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适当提高居民收入份额,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初次分配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效率;再分配优化税制结构和税收调节体系,适当缩小收入差距,体现公平。2021年1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个人所得税的两项优惠政策延长到2023年底,持续减轻纳税人负担,缓解中低收入群体压力。兼顾效率与公平,健全转移支付制度,提升消费水平。

运用非经济手段,为企业保驾护航,为群众排忧解难。着力点放在中小微企业上,这是稳就业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缓解三重压力的重要抓手。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落实中出现各种问题,河北省霸州市违规出台非税收入考核办法就是其中一例。利用行政权力或市场优势地位乱收费,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生存发展产生严重不利影响。2021年12月2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治理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专题新闻发布会,宣布了2021年收费检查成绩单,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2022年,要把涉企收费治理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的重要着力点,夯实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

 保供稳价  疫情下的津城在行动    面对当前疫情,“米袋子”“菜篮子”是否无忧,成了不少身在津城的居民最挂心的问题。近日,天津市多部门继续抓好“米袋子”“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发动大型批发市场、超市、菜市场等市场主体提前组织货源,加强备货。截至目前,全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整体平稳,肉蛋奶菜等货源充足。新华社

保供稳价 疫情下的津城在行动 面对当前疫情,“米袋子”“菜篮子”是否无忧,成了不少身在津城的居民最挂心的问题。近日,天津市多部门继续抓好“米袋子”“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发动大型批发市场、超市、菜市场等市场主体提前组织货源,加强备货。截至目前,全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整体平稳,肉蛋奶菜等货源充足。新华社

纾解价格矛盾减缓供给冲击

关注供求结构性矛盾,盯住对外依存度高的初级产品价格,及时协调价格矛盾,防止因供求缺口演变成突发事件。

粮价平稳依然是物价稳定的基础。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社会生活能保持平稳,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价格稳定功不可没。目前,我国粮食库存量足够一年半的消费量。小麦年产量大约1.3亿吨,食用消费大约9000万吨,还有一部分是饲用消费,每年略有盈余。稻谷存在阶段性过剩,存量较多,要考虑如何消化掉的问题。玉米在2020年下半年有一波上涨,2021年1月份至高点3000元/吨,到9月份至低点2400元/吨,政府调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022年价格稳得住。

猪周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猪肉价格呈现周期性大幅度波动,是存在多年的老问题,似乎是一个规律性的现象。国家出台一系列生猪生产支持政策,以平抑生猪价格的剧烈波动。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信息与价格预测运算中心的相关研究显示,生猪补贴政策可以提升农户福利,不过加剧了农户福利效益的波动。补贴不是个好办法。比猪肉重要得多的粮食价格罕有大幅度波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麦和稻谷有最低收购价保护,农民种粮不至于发大财,但预期明确,有基本保障。农产品的需求增长是稳定的,供给受多种因素影响会出现波动,托底是保障供给的最有效手段。

对外依存度高的大宗商品价格趋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世界石油市场经历了供应严重过剩、持续去库存、市场再平衡三个阶段。2021年,在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中取得较好平衡,石油需求复苏,布伦特原油均价在71美元/桶左右。2022年,市场供需基本面失衡的概率不大。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供应量和价格受国际环境影响大,在双碳目标下,煤改气的步伐会加快,工业用气需求持续增长,需建立全国性的指导性的基准价格体系。钢材价格呈回落态势,2022年粗钢产量很难超过2021年的水平,国内钢材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价格将窄幅波动。要警惕外部环境的冲击。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在80%左右,价格话语权缺失,需加紧建设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稳定可靠的资源保障体系。

煤炭资源再平衡煤价回稳。煤炭作为工业能源,属于需求拉动型大宗商品,特别是电煤增长对工业生产的依赖度很高。2021年煤炭价格大起大落,主要受偶然因素影响,并不是工业增长拉动引起。同年11月,在增加煤炭供应和主管部门对煤价严格管控的双重作用下,煤价快速回落。2022年度煤炭交易会上公布的《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不变。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工业用电增速预计平稳,电煤消耗可能低迷,煤炭市场趋向理性。

电价疏导的后续影响尚未显现。2021年电力行业承担了煤炭涨价的部分压力。同年12月份,全国市场电价交易价格基本是顶格上浮,由于电费还未结算,下游企业还没有明显体会到电价上涨的压力。电价上涨对下游经济冲击的影响长远,能源价格调控非常重要。

引导预期提振信心

2021年PPI与CPI剪刀差扩大,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最终会向下游企业传导,这是人们预计2022年物价指数会上升的因素之一。解决下游企业消化上游产品价格上涨能力减弱问题,是缓解三重压力的重要一环。值得关注的是工业生产部门内部不同行业企业在供给冲击下的议价能力,下游企业聚集了大量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就业,议价能力小,成本压力加大可能会引发失业,并不一定会使价格顺加上涨。

2021年,CPI的主要下拉因素是猪肉价格,四季度以后猪肉价格回升;2022年,猪肉价格对CPI的下拉作用可能减弱甚至成为推高因素。预计2022年CPI温和上涨,物价涨幅要高于2021年,但仍然是结构性上涨。市场预期要关注大宗商品价格的高点、向下游的传导点、猪肉等价格重点,以及时间节点。

来自北京市价格观察员的相关数据显示,被访者对2021年食品消费价格满意度最高的是粮食价格,满意度最低的是鲜菜价格。“保持稳定”“控制物价”“杜绝价格垄断”是居民最关心的内容。

要认真分析影响预期的主要因素,对于短期偶发因素,加强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提前做好应对复杂局面的工作预案。增强预判能力、快速应对能力、恢复正常秩序的能力。

要深入系统研究粮食、能源、钢材等重要商品的供求、成本、价格等问题,正确引导企业生产,稳定企业投资信心,稳住经济大盘。关注低收入群体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抓住群众关心的主要问题,着力做好保供稳价。加强对重点物资和民生商品的价格监测、数据分析以及预警能力,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要抓好粮油肉蛋菜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产供销衔接,做好煤电油气运调节,确保市场稳定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作者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原反垄断局巡视员)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