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勇:保市场主体是关键
摘要:他总结,就过去一年经济工作经验而言,围绕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持续发力,是一条已经被实践证明的正确路径选择。面对明年的经济形势,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任务、新挑战,这条必由之路,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中国发展网讯 12月18日,由《财经》智库、财经网、《财经》杂志主办的“三亚•财经国际论坛——探寻民生福祉的实现路径”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在会上表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六保”中,前“三保”最重要,其中保市场主体无疑是关键所在。
2020年以来,经济工作和宏观政策布局均围绕着“六稳六保”展开。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继续围绕“六稳六保”展开。高培勇认为,“六稳”和“六保”都是建立在保住稳住市场主体基础之上,以保住稳住市场主体为优先选项。只有保住市场主体,才能保住就业,保住基本民生,保住国民经济基本盘。以此为基础,进而保住粮食能源安全,保住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住基层运转。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高培勇分析,这个全新的提法值得特别关注,所谓“新”主要体现在:一、过去无论经济工作会议,还是其他宏观政策部署,聚焦点往往在宏观层面,鲜少涉及或深入微观基础层面。二、市场主体概念近年才提出,此次将市场主体放置于经济发展全局位置加以讨论。三、从市场主体活力的提法与判断,可以看出这已被视作决定经济工作好坏的重心。
高培勇称,改革40多年历史表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历程同市场主体力量发展壮大直接相关,两者是彼此依存互为条件的统一体。“市场主体是稳就业、扩就业的顶梁柱,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就业的大容纳器,提供超过85%的城镇就业岗位,支撑4.4亿城镇就业及近2.9亿农名工就业。市场主体是承载7亿多人就业的基本盘”。
具体来看,国家税收90%以上由市场主体缴纳,市场主体成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基本来源。市场主体还是促进科技创新、实现动能转换、推动结构优化的主要实践者和发生地。不仅如此,市场主体关乎区域发展活力和后劲,不同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实际是市场主体发展差距。高培勇直言,“只要抓住市场主体这一重要力量,也就抓住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
在新冠疫情冲击面前,保住、稳住市场主体是保证经济正常运转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的基本前提。高培勇指出,历史和现实经验一再表明,在各种风险挑战面前,特别是在极端情况下,保证经济正常运行,社会大局整体稳定的基本前提是保住、稳住市场主体。防范和化解风险,要从防范和化解市场主体的风险做起。离开了市场主体的发展和安全基础,其他方面的发展和安全也就无从谈起。
目前,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均出现较大变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机遇更具战略性和可塑性,面临的挑战更具复杂性和全局性。高培勇称,新发展阶段安全的意义凸显,不仅要立足于发展,更要立足于安全,在更高层面更广泛地统筹发展和安全。这意味着要从最基础的环节抓起,而经济发展的根基和基础,就是市场主体。
展望2022年,高培勇说,要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进一步做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无论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还是聚焦提升效能,注重精准可持续而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或是聚焦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都要继续以市场主体为中心,把经济工作和宏观政策的着力点继续扎根于市场主体,从根上浇水施肥,围绕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持续发力。
他总结,就过去一年经济工作经验而言,围绕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持续发力,是一条已经被实践证明的正确路径选择。面对明年的经济形势,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任务、新挑战,这条必由之路,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责任编辑:张洽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