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陕西平利“后扶”服务让搬迁群众稳居“心”家

2021-12-14 10:26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产业就业提升是带动搬迁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平利县坚持线上和线下、外出和本地结合,同步推进一二三产业,确保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

本报讯  马逢夑  李丹  记者苟俊报道  从迁入到融入,从乐业到安居,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推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1232”服务模式,精心打造管理服务优、社会治理好、产业就业强的“心”家园,让搬迁群众稳居“心”家,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共赴致富路。

——便民服务一站式让搬迁群众更暖心。

“群众搬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是对群众一份郑重的承诺。面对搬迁群众面临的办理户籍、教育、医疗、养老等政务服务两头跑等难题,平利县以“政府主导支持、部门下沉指导”的工作方法,全面提升搬迁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化水平。同时积极探索出台《平利县搬迁群众“居住簿”登记制度》,规范建立“一站式”便民服务工作台账,让搬迁群众生活办事得到极大地便利。

——教育医疗两优化让搬迁群众不操心。

优化教育资源配备、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安置点所在区域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平利县加大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学校建设与投入,搬迁群众子女可以在迁入地就近就学,并能享受同等教育保障政策以保证就学。

优化安置点医疗资源配备服务,群众看病不用愁。平利县所有安置点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着重支持安置点卫生服务机构能力提升、改造,每个安置区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以上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质的乡村医生,定期组织开展健康体检及省市县医院义诊活动,全面享受基本医疗卫生、公共卫生服务和签约服务。

——社区管理三规范让搬迁群众很舒心。

在由“农民”向“居民”转变过程中,平利县按照“政府指导、社区引导、群众自治”的原则,不断规范物业管理、社区治理、新民风建设,为搬迁群众建设美好家园。平利县在易地搬迁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以及基层治理“321”模式,整合政法、住建、司法等多部门网格,将其管理职能延伸到基层社区,构建由社区书记任总网格长、小组组长(楼栋长)任网格员的“总网格长+网格员+搬迁群众”三位一体网格体系,全面组建村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室、警务室(站)设立全部覆盖,达到搬迁群众一声喊,多支队伍来服务的效果。

——产业就业两带动让搬迁群众更安心。

产业就业提升是带动搬迁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平利县坚持线上和线下、外出和本地结合,同步推进一二三产业,确保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

打造产业链释放发展红利。平利县采取“支部+合作社+搬迁户”模式,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产业园区。截至目前,平利县62个安置区中,已配套建设农业园区91个;平利县累计发展绿茶18万亩,绞股蓝5万亩,稳定实现人均一亩园、户均一万元。此外,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产品回购、财政资金注入经营主体配股分红等方式,盘活耕地、林地以及复垦的旧宅基地,大力发展农业园区和田园综合体,以土地流转挣租金、配股分红挣股金、入园务工挣薪金、订单生产挣现金,牢牢将搬迁群众嵌入产业链致富增收。

拓宽就业链带动稳定增收。平利县各安置区准确掌握搬迁户家庭状况,务工动向等就业信息,在各安置点设立专门的就业服务窗口,搭建企业与搬迁群众供需对接平台,建立集体招聘和信息化定向岗位信息推送等机制;利用苏陕协作机遇组织劳务输出,产业项目带动、新社区工厂吸纳、技能培训、扶持自主创业、公益岗位安置等措施带动就业;同时落实转移就业交通费补贴、一次性求职补贴、技能培训补贴、自主创业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措施促进就业。截至目前,平利县已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家庭一户至少有一人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