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汉滨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治理工作 成效显著
摘要:截止目前,管理服务搬迁群众3.4万户11万多人。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记者苟俊报道,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按照省市区统筹安排,区直部门联动协调,镇办村组抓落实工作机制,不断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富民产业,完善社区治理机制,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截止目前,管理服务搬迁群众3.4万户11万多人。
健全组织体系,构建治理架构。一是健全治理制度。制定了《汉滨区加强易地搬迁社区党建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同意设立全区易地搬迁安置点自治单元的批复》、《坚持“六化同步”加强易地搬迁村(社区)自治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等加强社区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通过单独建立搬迁安置社区党组织或融合、挂靠形式实现安置点党组织全覆盖,同步完成68个标准化、规范化安置社区党组织建设。二是网格管理、“星级”评定促治理。有序推行“321”基层治理模式,通过在农村搬迁社区的挂靠村或融合村选配网格长,城区五大社区单独选配网格长方式(城区共选配44名),形成有效网络治理平台。同时,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面开展“星级”创建达标活动,全区52个100户以上的安置点,有17个被市级评定为“四星级”,35个被评为“三星级”安置社区。三是创新户籍管理便服务。按照“原籍管好地和林,社区服务房和人”的双重管理服务机制,及时出台《关于实行搬迁群众“居住簿”制度的通知》,并在全区推行搬迁群众“居住簿”制度,已办理“居住簿”10224本,覆盖35702人,在保持搬迁群众原籍享有的原有土地(林权)承包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其它惠农政策权益不变的各项权益基础上,从2021年开始搬迁群众在迁入地享有孩子入学、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农村低保、特困救助、人口管理、社区服务等服务保障工作,在迁入地居住一年以上的应当在居住地行使民主选举权力。四是规范物业管理促运转。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汉滨区“五大移民搬迁社区”物业服务价格政策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2021年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服务费补助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明确了城区五大社区和农村社区的物业费、住房维修基金收缴标准和补助标准。过渡期内,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属镇办负责,将物业管理委托社区(安置点)所在村(社区)实行代管。对100户以上的安置点,可成立社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由所在村(社区)“三委”班子成员中明确1名社区干部,专职负责社区管理工作。按照社区安置规模,从搬迁群众中聘用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每50户设置一名物业服务人员,不足50户的按一人设置),负责物业费、房屋维修费收缴、安保、保洁、水电维修、基础配套设施维护、违规占用公共区域整治、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等工作。社区服务工作人员报酬,通过收取的物业费、安排公益岗、整合闲置资产、村集体分红资金等方式筹措。通过政策的实施逐步解决搬迁安置点物业管理、房屋维修等方面问题。五是强化服务促满意。全面完成不动产权证发放工作,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出台《关于做好易地搬迁人员城乡居民基本保险经办服务工作的通知》,强化政策宣传,主动服务确保政策落实落地。六是强化民风促融合。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各镇办负责,将搬迁安置社区作为全区新民风建设的重点领域,定期开展以“诚、孝、俭、勤、和”为中心的新民风活动,鼓励搬迁群众积极参加,逐步提高主人翁感。同时,要求各镇(街道)将在搬迁安置社区组织开展的道德讲堂、道德评议活动纳入社区管理考评,促进搬迁群众快速融入。
加强财力保障,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加大财政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投入。按照“保基本、保急需、保功能”的原则,2021年,汉滨区从中、省衔接资金中分别拿出2000万元、500万元解决搬迁社区红白理事馆、党群服务中心、河堤、污水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23个。当年建成后,能够有效解决安置社区配套设施短板问题,方便搬迁群众生产生活。二是健全公共医疗服务机构。实现全区154个安置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其中128个安置点通过所在村级卫生室满足服务需求,22个安置点由镇卫生院设置医疗点或直接由镇卫生院提供医疗服务,4个安置点新建了社区卫生服务站。三是持续投入强保障。目前已计划投资610万元,新建幼儿园和改扩建小学各一所,新增学位290个,项目已稳步推进。
完善产业扶持,推动综合治理。一是出台《汉滨区易地搬迁安置社区产业园区培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汉滨区2021年富硒特色产业支持政策》等支持产业园区发展政策文件,在促进农业园区提质增效过程中,着重产业带动搬迁群众就业增收。二是在98个安置社区配套建成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基地122个,通过多种方式(务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订单收购等),带动脱贫户3000余户,实现了有条件的安置社区农业园区、产业基地全覆盖。三是整合区域资源,优先支持安置点周边新型经营主体,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加快提升特色农产品初加工水平,延伸产业链。当年投资1770万元,提升改造14个农业园区,吸纳脱贫户就业200余人。四是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搬迁群众参与度高、增收潜力大的特色产业,持续深化“支部+X+脱贫户”产业帮扶模式,建立安置社区电商服务中心20余个,把搬迁户融入产业发展链,实现收入来源多样化。
夯实就业服务,促进融合发展。一是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就业帮扶政策。下发了《关于开展易地搬迁安置就业帮扶专项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办创业技能培训的通知》和《汉滨区以工代训支持稳定就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持续加强搬迁劳动力就业服务保障。二是大力推进新社区工厂建设。成功引进一批总部级企业落户汉滨,依托安置点建成各类新社区工厂105家,实现了百户以上搬迁安置社区全覆盖(除一院两制外),累计带动就业3400人,其中搬迁户劳动力800人,月平均工资2200元以上。三是实施培训和就业宣传,全年培训修脚师和家政服务人员800余人,通过发送各类招工短信、宣传单、组织各类招聘会等方式宣传就业政策、推介就业岗位,最大限度促进就业。四是扩大劳务输出,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对口支援机制、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全年共组织3.4万余名搬迁群众外出务工就业。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