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深学笃用 天津行动”

---蓟州区以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

2021-12-10 17:08 中国发展网 赵凯华
天津市政府 新闻发布会

摘要:蓟州是天津市唯一的山区,也是天津市最大的农业区,全区共有949个行政村,占全市的近三分之一;现有耕地79万亩、林地96万亩,永久性基本农田50.9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35万亩,乡村振兴任务艰巨繁重。近年来,蓟州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坚持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政策惠农,农业农村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王敏 记者赵凯华报道) 12月9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深学笃用 天津行动”---蓟州区以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会上,蓟州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张建宇介绍了蓟州区乡村振兴总体情况,蓟州区农业农村委主任贾占、蓟州区发展改革委主任刘风林、蓟州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李宝广出席会议并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蓟州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张建宇介绍:

蓟州是天津市唯一的山区,也是天津市最大的农业区,全区共有949个行政村,占全市的近三分之一;现有耕地79万亩、林地96万亩,永久性基本农田50.9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35万亩,乡村振兴任务艰巨繁重。近年来,蓟州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坚持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政策惠农,农业农村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张建宇同时介绍了蓟州区以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情况。

一是特色产业长足发展。蓟州区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先后创建5个市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成2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今年发展设施农业3万亩,形成“东生态、中蔬菜、北休闲”三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片区。大力发展绿色农品,拥有25个“津农精品”品牌和6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区绿色食品基地面积达到18万亩。建立绿色产业联盟,广开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讲好“好山好水好农品”品牌故事。加快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达到2993个、注册合作社达到1476个,其中市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42个、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1个。成功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和休闲农业重点县。蓟州溶洞、吉姆冒险世界等民营景区成为网红打卡地,乡村旅游由山区向平原延伸,精品民宿发展到164户。获评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2个镇、14个村被命名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和重点村。

二是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蓟州区聚焦民生保障,着力补齐乡村发展短板,农村环境面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成功创建市级人居环境示范村52个,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坚持“六化六有”标准,硬化街道884万平米,安装路灯5.56万盏,修建健身广场43.9万平米,绿化植树30.65万株,累计创建美丽村庄557个。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成方连片工程,涉及15个镇乡322个村,村庄道路全部实现硬化、亮化。在全市率先建成垃圾收储体系和生活垃圾发电厂,全市规模最大的农村“厕所革命”和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顺利收官。获得“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区荣誉称号,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客车”。“1001工程”开启蓟州电网建设新纪元,近3年电网建设规模比过去60年翻了一番。困难村结对帮扶圆满收官,315个村集体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三是农村改革持续深化。蓟州区坚持改革引领,突破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农村农业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涉及822个村,确权面积62.6万亩。高质量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562个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认定村集体组织成员73.9万人。在首轮宅基地试点改革先行先试的基础上,2020年底,我区又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宅基地制度深化改革试点区。今年以来,区宅改专班先后研究制定了《蓟州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意见》《盘活利用暂行办法》等5项核心制度文件,宅改制度框架基本搭建完成。积极推动宅改试点村庄建设,退出宅基地1885宗1351亩,形成了下营镇团山子村、穿芳峪镇小穿芳峪村、下仓镇西太河村等多个示范典型。

当前,蓟州区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刚刚胜利闭幕的区二次党代会把乡村振兴作为“一号工程”,坚持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数字化、品牌化推进,不折不扣推动中央、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下一步,我们将锚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补齐短板、精准发力,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一是做足“产业”文章。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牢“米袋子”,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优新品种和高产技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们将拎紧“菜篮子”,种植特色蔬菜6万亩,继续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力度,筹建国内首家“食品消费安全产业基地”,高标准建设丰树国际食品制造产业园,打造京津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同时坚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推动农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不断增加蓟州农品附加值。

二是做足“富民”文章。坚持政策带动,瞄准“五增五提升”“三美村庄”建设标准,扎实开展331个经济薄弱村扶持、2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坚持旅游驱动,深入实施农家院提升改造三年行动,推动乡村景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帮助农民致富。坚持联农带农,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区推进试点,培育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个,让农民分享增值收益。

三是做足“宜居”文章。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注重保护传统村落、特色风貌和古树名木,建成一批特色民居和口袋花园。精心实施饮水提质增效、乡村公路大修工程,加快建设农民住宅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健全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建成28个人居环境示范村。借势创文创卫,倡导文明乡风民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乡村。

四是做足“改革”文章。加快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三权分置”实现形式。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制,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因地制宜发展精品民宿等特色产业。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林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优化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引导工商资本、紧缺人才下乡。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推广积分制治理模式,形成共建共享合力,为乡村振兴强基赋能。

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领导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蓟州区农业农村委主任贾占介绍:

天津市在“十四五”期间打造1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蓟州区作为天津市最大的涉农区,此次共有22个行政村列入天津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分布在下营镇、罗庄子镇、穿芳峪镇、东施古镇、马伸桥镇、官庄镇、出头岭镇等14个镇乡,其中包括以生态宜居、生活富裕闻名的郭家沟、小穿芳峪等旅游村,以乡风文明、治理有效闻名的韩家筏村和以产业兴旺闻名的官场村。这22个村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从蓟州949个行政村中选出的发展标杆村庄,从乡村振兴要求的各个方面代表着蓟州区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果。

下一步,结合每个示范村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基础,积极探索与之相匹配的发展升级方向,比如:郭家沟村将向着温泉度假村方向探索,毛家峪村延续“长寿”主题提质升级,韩家筏村将打造耕读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等。通过不断创新思路招法,整合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等资源,切实激发乡村的要素活力,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这2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持续引领带动全区农村共同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蓟州区发展改革委主任刘风林介绍:

蓟州是涉农大区,乡村振兴事关全区长远发展,意义重大,为此将着力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项目带动,项目是推动发展的“牛鼻子”。2022年,计划实施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的重点项目23个,总投资190亿元。

二是精心培育优质农业企业,依托我区好山、好水、好农品优势,结合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聚焦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化服务举措,强化政策支持,精准扶持一批联农带农能力强、规模化组织化程度高、产业链条延伸广的农业龙头企业。

三是贯彻落实好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从推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均衡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健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机制体制等方面切入,强化顶层设计,持续完善政策措施,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增强蓟州乡村对年轻人和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加快乡村振兴发展步伐。

 

——蓟州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李宝广介绍:

近年来,蓟州区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着力打造“蓟州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在优化产业布局、聚焦京津冀市场、广开销售渠道等方面下足功夫,初步建立起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多元化营销的现代农业品牌发展格局,有力带动了区域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坚持提升:

一是坚持把完善产业链作为发展重点,实施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引入先进的生产、加工、提取、包装技术,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统筹农业生产、加工、冷链物流等设施项目建设,构建现代农业绿色生产体系,全区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16家。

二是坚持把农品质量作为核心竞争力,健全农产品生产标准、加工标准、流通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坚持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科研机构技术支撑、高校课题项目推进,构建“政企产学研”一体化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充分发挥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作用,建设集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监测预警、农业智能化快速专用检测于一体的多功能检测服务平台,持续加大农产品安全检测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坚持通过全国大型农产品展销会、交易会、洽谈会、博览会等,树立品牌形象,打响品牌效应,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同时大力发展电商销售,通过抖音、天猫、京东等线上店铺,带动线上销售热潮,提高“蓟州农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

四是坚持开展网络直播助力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通过面对面授课辅导,强引导、传技术,帮助群众开拓农产品销售网络渠道,助力农民实现销售不出户、不发愁,在家直播就能增收致富。今年以来,共通过各线上平台开展直播200余场次,观看人数超10万人次,直接带动农产品销售421.7万元。

(发布会图片由李立新摄影)

责任编辑:吕娅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