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长春新区:加快集约化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2021-12-03 10:17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长春新区 高质量发展

摘要:2020年长春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3.9亿元,增速8.9%,规上工业产值790.2亿元,增速10.6%;固定资产投资440.6亿元,增速9%,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吉林省长春市平均水平。今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651亿元以上、增长9%;规上工业产值完成615.5亿元,增长13.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0.4亿元,同比增长13.1%。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记者 | 程晖

近年来,长春新区认真落实吉林省长春市“一主六双”战略布局、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等部署安排,把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不断完善以高水平创新平台为依托、以主导产业发展为牵引、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扎实推进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建设,着力构建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快走出一条“集约化、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

2020年长春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3.9亿元,增速8.9%,规上工业产值790.2亿元,增速10.6%;固定资产投资440.6亿元,增速9%,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吉林省长春市平均水平。今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651亿元以上、增长9%;规上工业产值完成615.5亿元,增长13.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0.4亿元,同比增长13.1%。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长春新区组建以来,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创新经济发展示范区、新一轮东北振兴重要引擎、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重要平台、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的定位要求,系统谋划研究新区各项重大战略发展规划,确保规划清晰、布局合理,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

一是聚焦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建设,牵头编制完成并发布了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和空间发展规划,打造“一带三核三区一平台”的空间格局。

二是聚焦长春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编制形成包括总规和专项规划的“1+6”规划体系,打造东北亚开放合作新枢纽。

三是聚焦长春北湖科学城建设,编制完成并发布了总体发展概念规划,规划面积245平方公里,将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特色引领的科技创新高地。

推动创新要素聚集

长春新区努力优化创新驱动发展布局。以建设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为重要着力点,加快构建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

一是为形成“1+1>2”的协同创新效应,联合吉林大学、长春光机所、华为等大学大所大企开展合作共建,打造协同创新联盟,建设了华为科创中心、中科院(吉林)科技产业服务平台等一批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今年重点推进了“环吉大双创生态圈”、长春智能光谷、国家应用化学研究中心、精细化工产业园、高端制造关键新材料与装备产业园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吉林省科技创新研究院即将落位。前不久,在吉林省长春市支持下谋划的长春北湖科学城,正式发布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即将推动实施,将构建“一轴驱动、两翼协同”创新格局,为吉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着眼发挥区域创新“主引擎”作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加快优化整合创新资源。基础创新能力加快夯实,长吉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50余个国家级研发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近100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全面落位。

高层次双创人才加快集聚,创新推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长白慧谷”英才计划、特殊人才“编制池”、新区奖学金、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等人才“引聚留用”政策,一年来引进培育各类人才近1.5万人,占吉林省长春市引才比例分别达到15%、25%。国际创新合作深入开展,高标准谋划建设了中俄、中白、中日、中国冰岛等国际合作园区,国际陆港、国际空港功能加快完善,吉林省首个企业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在新区开通,便捷的开放通道有力推动了各类创新要素实现跨区域高效流动。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

长春新区坚持龙头企业牵引,特色园区承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扩能协同发力,推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航天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长春新区全年谋划实施总投资2175亿元的项目254个,其中产业项目162个,占比64%,落实总投资533亿元的专项债项目38个,计划争取当年专项债资金133亿元,特色产业园区实现倍增达到45个,规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67户,金赛药业、长光宇航、富晟李尔、希达电子等25个技改扩能项目加快推进,达产后将拉动新增产值200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去年增速达到52.4%,产值实现160.8亿元,占长春市82.4%、吉林省26%。总投资26亿元的国药集团新冠疫苗项目落位投产;电子信息产业引进了华为云联合创新中心、嘉诚信息等潜力项目,东北首家自主安全笔记本电脑生产商长城信创智能制造基地正式投产;航天信息产业集聚上下游企业300多家,长光卫星成为东北首家独角兽企业,“吉林一号”卫星在轨总数达到29颗;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聚重点企业130余户,去年产值突破430亿元。

责任编辑:吕娅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