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江西宜春宜阳新区:开拓创新打造垃圾分类“绿色枢纽”

2021-11-19 10:34 中国发展网 张庆
江西宜春 宜阳新区

摘要:为打赢这场改革攻坚战,全面完成“区域全覆盖”工作目标,宜阳新区坚持“质量”和“速度”两大任务齐头并进,以分阶段再合击的战术安排,充分发挥片区主体作用、党员示范作用、执法推动作用、先进带动作用,广泛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合力攻坚。

中国发展网讯 作为全国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从试点到示范、从“摸石过河”到“初具雏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敢试敢闯,把难点变亮点、把难题变课题,致力打造出“垃圾分类地级城市样板”。而作为该市的先行先试区,宜阳新区以“强化宣传引导、强化监督执法、强化运行机制”为抓手,通过“门前三包”、党建引领、示范商铺、联合执法、上门收运等举措,因地制宜打造了“定时定点上门分类收集”运行模式,率先实现了临街商铺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全覆盖,让一条条主次干道成为“绿色枢纽”风景线。

实现“点”上的突破,宣传发动出拼劲

为打赢这场改革攻坚战,全面完成“区域全覆盖”工作目标,宜阳新区坚持“质量”和“速度”两大任务齐头并进,以分阶段再合击的战术安排,充分发挥片区主体作用、党员示范作用、执法推动作用、先进带动作用,广泛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合力攻坚。

一是开展全面摸排。该区作为市政府核心区,区域面积大、临街商铺多。为确保工作有效推进,街道、片区联合城管执法,结合“门前三包”对辖区内47条主次干道、4010家临街商铺进行全面摸排,并以登记台账、建立微信群为突破点,构架起微信群“沟通桥梁”。 

二是开展集中宣传月活动。积极组建“123”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1”为示范引领的党员,“2”为网格员和社区志愿者,“3”为街道社区干部、垃圾分类指导员和督导员。通过“入铺宣传、现场指导、知识测评”等系列举措,引导临街商户逐渐养成垃圾分类和减量习惯。

增强“线”上的成效,管执联动出实劲

扭住关键节点,在常态长效管理上下功夫,该区通过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调联动,严格对标抓落实,确保临街商铺垃圾分类有力推进。

一是实行专人负责制。从街道片区垃圾分类管理人员中,抽调专人负责临街商铺垃圾分类工作,在收运前半小时进商铺检查分类情况,及时跟进现场投放及收运情况,并做好登记台账工作。

二是实行“管执联动”。结合城管执法下沉各片区的改革机制,由垃圾分类指导员或片区干部、网格员针对不配合的商户进行日常检查取证,联合城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2021年1-10月,共计开展行政检查数量3345次,口头教育引导3010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55份,开具《当场处罚决定书》74份,以罚促改,起到较好警示效果。

三是实行考核促动。引导市场化环卫服务工作切实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等工作,并加强对分类收运作业的督查考核,要求其结合线路实际情况,一天最少两次分类收运,做到及时高效,垃圾日产日清。

推动“面”上的发展,精益求精出钻劲

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容易出现“松懈期”“疲软期”,该区通过各种激励措施有效提振商铺分类意识、守法意识,与全民携手共建绿色低碳生活。 

一是设立商铺红黑榜。通过常态化监督、随机性抽查等方式对临街商铺垃圾分类成效进行曝光,对于上了“黑榜”的商铺,片区将会不定期开展“回头看”检查,以正负双向倒逼激励,有效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是开展示范商铺评选。充分发挥榜样辐射带动作用,结合垃圾分类知识测评成绩及日常投放垃圾准确率进行评选,并颁发“垃圾分类示范商铺”奖章予以激励。目前已经评选出10余家示范商铺,形成了“门口示范牌,光荣分类店”的积极效果,激发了周边商铺的看齐意识。

三是结合代运收费实行优减。垃圾代运收费工作正分阶段实行,针对分类优秀的商铺将根据相应政策进行优惠或减免垃圾代运费用,进一步激励商铺践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有效促进源头分类。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临街商铺的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达80%以上,分类准确率也逐步提升中。自临街商铺启动分类运行以来,商铺门口垃圾乱堆放的问题日渐消失,垃圾落地反复产生的情况也得到有效控制。推行临街商铺开展生活垃圾和减量工作,既减轻了清扫保洁人员的工作量,又提升了商铺的文明意识,城市环境整体情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升。

下一步,该区将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创建文明城市”等工作,以“匠心之功”提升分类成效,以“低碳之风”引领城市文明,以“领跑之志”打造生态样板,持续强化多元创新的理念,全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的“宜阳模式”,争做垃圾分类“宜春名片”。(张庆、刘婷)

责任编辑:吕娅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