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布全国首个国际人才街区评价标准
摘要:本次发布的《指南》,结合深圳市国际人才街区创建与评价的实际情况,从国际人才街区的评价程序、评价内容和要求、评价结果判定等方面给出了详细的创建指引。据介绍,《指南》中,“国际人才”被界定为:具有国际化视野,拥有较高的知识能力与专业素养的人才,通常包括外籍、港澳台籍人才以及留学归国、具有海外发展经历或全球视野的各类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王璇琰 记者刘宝报道 日前,广东省深圳市举行《国际人才街区评价指南》地方标准发布仪式。作为全国首个地方标准,该《指南》地方标准的正式实施,将助力深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营造宜居宜业宜创的国际人才发展环境。
本次发布的《指南》,结合深圳市国际人才街区创建与评价的实际情况,从国际人才街区的评价程序、评价内容和要求、评价结果判定等方面给出了详细的创建指引。据介绍,《指南》中,“国际人才”被界定为:具有国际化视野,拥有较高的知识能力与专业素养的人才,通常包括外籍、港澳台籍人才以及留学归国、具有海外发展经历或全球视野的各类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指南》围绕国际人才的需求及各区的实际情况,将国际人才街区分为居住生活型、商务办公型、创新创业型、专业服务型4种类型,并按照不同类型特点在基础设施、人才服务、组织管理、宣传推广等方面,引导不同类型街区发挥自身特点,突出街区特色。《指南》提出的“国际人才街区”打破了街区固有概念的地域界限,以提供高水准的生活、工作、创业或专业服务的人才聚集地为落脚点。
深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林表示,《指南》将为深圳市各个街道(单位)创建国际人才街区提供指引,为考核现有创建点工作,推进国际人才街区建设从“创建点”向“示范点”升级跃迁提供标准依据。
据介绍,近年来,深圳市创新推进国际人才街区建设,按照“夯基垒台、总结经验、宣传推广”三步走的工作思路,在全市选择国际人才集聚、基础条件扎实的街区探索开展国际人才街区建设试点工作。在去年11月的第四个“人才日”上,深圳市设立了市人才研修院、蛇口街道、香蜜湖街道等13个“国际人才街区创建点”。一年来,各创建点精准规划、全面布局、大胆探索,积累了宝贵的创建经验。
数据显示,深圳市已有人才总量逾600万人,其中留学回国人员超过16万人,累计认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7000余人。为总结深圳市国际人才街区建设经验,深圳围绕“文化引领、服务贴心、社群融合、事业成就、国际代言”的“五维一体”指导原则,根据深圳地方标准编制有关要求,构建国际人才街区建设分类分层评价指标体系。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