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都:一份暖心的民生“成绩单”
摘要:夯实关爱成果,完善特困群众的关心关爱长效帮扶机制,用心、用情、用爱回应他们的第一期待,让困难群众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营造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氛围,点亮留守人员和困难群众的幸福之光。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王骞瑶 记者王斌报道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几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广大群众的满意度显著增强。
夯实关爱成果,完善特困群众的关心关爱长效帮扶机制,用心、用情、用爱回应他们的第一期待,让困难群众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营造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氛围,点亮留守人员和困难群众的幸福之光。
刚刚入秋,武都区柏林镇乡政府的党员干部就提着“扎实”的棉被和厚实的衣服步履匆匆的朝着各村社特困群众家里走去。
“娃娃们,谢谢你们送的棉被啊,一年四季一直牵挂着我们,不仅关心我们的日常生活,还积极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还特地来慰问我们,让我们心里感到很温暖,平常多亏了你们,不管有啥事,都能给我们这些老人解决好。”已年过八十的老人徐凤先高兴的说。
武都区马街镇杨湾村村民李朝朝说:“感谢我们镇上的干部,经常来我们村,各家各户访问,给我们送温暖,送米面。”
为了让全镇的特困供养老人们温暖度过寒冬,近日,武都区马街镇党委政府进村入户为特困供养人员送去了米、面、被子等越冬物资。他们走进老人的家里,与老人亲切聊家常,关心老人的饮食、健康状况,耐心倾听老人的心声和诉求。还着手整理老人房间,打扫院内卫生,为老人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一件又一件暖心事切实的将党的温暖传播到每个角落,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留守老人,真正让他们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在武都区洛塘镇王坝村上庄社第二老年人福利院,还没进门就听见了一阵欢快的快板声。
“打的板子响连天,我给大家说快板。别的事儿我不夸,先把博爱养老院的好处给大家表一番、表一番。博爱养老院就是好,多谢院长的好领导,多谢院长的好领导,党的政策落实了,党的政策落实了,养老院好处说不完,幸福的生活找根源,根源找到国务院,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方针很完善,制定的方针很完善,我们的幸福生活万万年、万万年。”
说快板的这位老人名叫王有德,是武都区柏林镇一位特困供养人员,80岁的他现居住于陇南市武都区第二老年人福利院。
整洁的床单被褥、崭新的家具、完善的应急呼叫系统以及无障碍化生活设施让王有德倍感温暖。“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们这些老人哪能享受到这样的生活呢,真的太感谢了。”这是王有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做为一个特困老人,能够在有生之年享受到国家这么好的政策入住福利院,我非常高兴。我在福利院的生活条件非常好,平时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护理员还会送我们去医院看病,工作人员对我们也是非常关心,我对共产党真的是打心底感谢。”王有德激动的说道。
兜住底线抗疫情 民政救助暖人心。受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外地务工、就医人员滞留武都。全区各级民政部门多措并举做好疫情期间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确保困难群体有人管、基本生活有保障。
在武都区民政局,4名滞留人员正在进行扫码、测量体温、登记个人相关信息,核对信息无误后签字、按手印,领取救助金。
领到救助金后,滞留人员李文有十分感激,他说:“我是河北邯郸市临漳县人,在武都打工,因为疫情的原因,现在不能干活,身上带的钱基本上花完了,武都民政局的同志得知我的情况之后,及时给我发放了救助金,我非常感谢大家,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武都加油!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要再接再厉、苦干实干,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财力投入到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去,千方百计增进群众福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武都,书写更加温暖人心的民生新篇章。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