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都:疫情防控一线的“侦察兵”“排雷兵”
摘要: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新增确诊、密切接触者的人数不断变化,每天早上起来查看最新通报的数据成为大家最关心的事,而这些数据就出自于疾控部门。
中国发展网讯 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患者确诊的重要依据,是临床快速确诊病人、采取后续诊疗的关键环节。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陇南市武都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采集样本、密切追踪,每当接到调查任务,他们身穿防护服上阵……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他们始终挺立在疫情防控阵地的最前沿。
流调“侦察”:与密接人面对面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新增确诊、密切接触者的人数不断变化,每天早上起来查看最新通报的数据成为大家最关心的事,而这些数据就出自于疾控部门。
每天早上,武都区疾控中心的流调队员接到疫情协查函后,便开始了一天的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生物样品工作,他们中间有一些人已经连续奋战超过13天,有些人忙完一天的工作已经是次日凌晨。
流行病学调查组是这支队伍的“侦察兵”,寻找病因和危险因素、联合相关部门追踪密切接触者……这些工作虽如大海捞针,却像侦探破案,不能放过蛛丝马迹,也不能留下一点漏洞。与可疑病例、密切接触者面对面近距离接触,他们时刻还要承担被感染的风险,他们是一组技术含量最高、风险最大的“尖兵”。在每次调查处置中,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流调,第一时间寻访和追踪密切接触者,第一时间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和隔离留观,第一时间将调查情况汇总上报,是每位流调队员必须完成的任务。
47岁的任贵清是武都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的科长,从事公共卫生行业27年的他,从10月18日兰州出现确诊病例以来每天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常说:“流行病学的调查工作相当于整个疫情防控工作的龙头,如果没有很好的流调,那么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将会相当困难,所以我们的流调队员相当于是疫情防控中的‘侦察兵’,而流调检验组就是疫情防控中的‘排雷兵’。我们只有知道病毒在哪儿?怎么来的?才能更好的预防和打败它。”
确诊病例都去过哪些地方、接触过哪些人、感染源可能是哪里,这些信息都是制定疫情防控措施的关键依据,而这些都需要流调人员从繁杂的信息当中抽丝剥茧逐一落实,也正是因为有他们的默默无闻的付出和快速高效的流调溯源,才让我们实现了对病毒的 “围追堵截”。
检验“排雷”:每次操作都有被感染风险
如果说流行病学调查组是流行病学调查处置中的“侦察兵”,那流调检验组,就是流行病学调查处置中的“排雷兵”,他们采集可疑病例生物样本,将生物样本运送至指定检测机构,为病例的尽早确诊、对症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数据支持。采集鼻咽拭子、运送核酸检测样本、进行样本检测……他们接触的是有可能含有病毒的污染源,检验组人员对可疑病例生物样本的每一次操作都具有一定的风险。
刘瑞丽是武都区疾控中心一名年轻的检验员,她每天和同事们一起要检验400-500份的核酸样本,连续的加班熬夜已经成为了她工作的常态。10月26号晚上7点,刘瑞丽像往常一样收拾东西准备出门上班,这时7岁的儿子突然跑过来抱着妈妈,眼泪汪汪的对她说:“妈妈,你能不能今天不上班?多陪我一会儿?”刘瑞丽说:“宝宝听话!你知道妈妈的工作就是‘病毒猎手’啊!而且单位上还有那么多的叔叔阿姨都在加班,妈妈也不能当逃兵。”听完这话刘瑞丽的孩子默默的擦干了眼泪,故作坚强的说:“妈妈,你上班去吧!你要像奥特曼一样打败更多的‘病毒怪兽’!”转身出门后的刘瑞丽匆匆擦干了愧疚的泪水,继续奔赴战“疫”一线。
而像刘瑞丽一样的检验员还有很多,任华萍、张晓冬、王丽、巩玉娟、唐芳兰……这些年轻的妈妈们都日夜坚守在防控一线,她们每次进检测室之前必须做到三级防护,穿防护服、戴防护口罩和面罩,然后进行核酸提取、体系配制、程序调试、上机检测等一系列工作。同时,她们每天还要将当天的核酸检测结果,第一时间录入到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方便群众查询,通常当她们忙完这些工作走出单位时已是次日凌晨或者清晨。她们顾不上守护自己的家人和孩子,却默默的把自己挡在了疫情面前,为身后千万个我们筑起了坚实的防疫堡垒!(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融媒体中心王肖晶 焦小菊 李剑超)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