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示范区:打破数据壁垒 千余个事项实现“同城化”
摘要: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青浦、吴江和嘉善三地,发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打破地域限制,多类高频事项实现“同城化”,既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也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倪珺 身份证跨省通办、社保卡一卡通、异地就医免备案、医保电子凭证一码通……自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以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试验田”和“样板间”,互联互通,携手改进公共服务,补齐民生短板,为群众办实事。
目前,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已实现“医保电子凭证一码通”。
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青浦、吴江和嘉善三地,发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打破地域限制,多类高频事项实现“同城化”,既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也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嘉善企业上班的青浦区居民赵先生,通过“医保电子凭证”,轻松完成异地结算。
“医疗保障”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共建共享公共服务项目的重要内容,在去年医保一体化建设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老百姓需求度高、体验感强、获得感大的重点项目。示范区积极探索区域就医免备案、电子凭证一码通、经办服务一站式、网上医保在线付、异地审核协同化,扎实推进医保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全力打造“医保卡一卡通2.0版”。截至9月底,异地结算16106人次。截至9月底,异地结算16106人次。
“实现医疗机构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和结果的互认共享,是减少患者重复检查检验、推进医院跨地域业务协同的基础,是打造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的题中之义,亦是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的关键。”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朱敏刚表示,目前,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已实现了35项医学检验、9项医学影像检查的信息互认共享,接下去按照时间节点,还将逐步实现示范区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间跨域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和医学检验结果的互联互通互认,实时查阅和互认共享。
今年,针对三地服务事项和标准各异等问题,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推出第二批13项标准统一和互通共享的公共服务项目清单,涵盖卫生健康、医疗保障、政务服务等六大领域。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做到哪里。今年7月,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指导下,青浦、吴江、嘉善三地还联合开展以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市民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机制创新,覆盖215万名示范区常住居民。
嘉善、青浦、吴江三地图书馆的图书通借通还,真正实现借阅零门槛。
“此次,嘉善、青浦、吴江三地图书馆依托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市民卡),实现了图书通借通还。”嘉善县图书馆馆长鲁祎表示,“城市阅读一卡通”同城待遇,将有力地推动阅读资源在长三角地区的无障碍流动,深化长三角公共图书馆之间的的合作互动,为长三角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体化发展增添新的助力。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常驻居民的“同城化”获得感不止于此。在交通方面,嘉善、吴江两地已率先发行了带有交通联合标志的社保卡,实现了示范区内各类公共交通刷卡乘车的目标;上海交通卡公司也正在进行系统改造,计划在今年8月实现示范区5路公交闪付乘车。在旅游观光方面,三地居民可凭借社保卡优惠游示范区主要景点。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跨省公交已开通6条线路,延伸至示范区规划协调区江苏昆山,累计发送97991班次、乘客148.6万人次。
如今,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圈不断拓展,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立的跨省通办综合受理服务机制,实现了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千余个事项同城化跨省通办,创全国之最。以汾湖为民服务中心为代表的三地“跨省通办”综合窗口,已实现个体工商户开业、社保卡补换卡、企业档案查询等一大批服务事项可在一地办结,方便群众“不出省可办三地事”。
三地建立的跨省通办综合受理服务机制,实现了进一扇门、办三地事。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