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甘肃:奋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

2021-10-14 10:02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

摘要:搭建整合科技创新平台,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突出特色准确凝练建设方向,集聚科技资源重点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创新基地在甘肃省布局。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邸金 记者 | 王斌

今年以来,甘肃省坚定不移推动重点创新平台建设、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推动重要改革机制落实,围绕创新生态优化、科技创新平台重构、核心关键技术攻坚、创新主体培育等工作重点,高效率服务科技创新工作,持续提高创新供给质量,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建设稳步开局。

搭建整合科技创新平台,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突出特色准确凝练建设方向,集聚科技资源重点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创新基地在甘肃省布局。新获批的农业领域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甘肃省高能级创新平台的又一核心支点,全省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11家。新获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个,实现了甘肃地方高校国家级引智平台零的突破。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投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金融结合、科技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加快构建分工合理、梯次接续、协同有序的创新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在4家省属高校院所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通过权属改革实施产权激励,破除制约职务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制度性障碍。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科技创新主力军。率先组建由企业牵头的首批5家创新联合体,集聚了甘肃省内外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40余家单位的创新资源,带动创新链、产业链融通发展。支持5家创新联合体承担5项重大科技项目,投入科技经费7000万元。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发展体系,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加速形成企业创新群体优势。预计2021年可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0家,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将达到1350家左右。

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建立科技、产业和用户多方参与的项目指南形成机制,围绕国家所需、甘肃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聚焦千亿元产业集群培育和百亿级园区建设,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推进核心关键技术攻坚。重点围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军民融合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和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数据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组织科技重大专项54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23项。征集梳理出与甘肃省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卡脖子”技术37项,组织优势科研力量,凝练核心关键技术攻坚项目。组织“揭榜挂帅”项目8项,将吸引国家和外省5个共50多人的科研团队,重点突破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链条共性技术。发挥科技计划引领作用,优化省级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设置,安排项目381项,引导2704万元社会资金投向科技创新。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构建开放包容的科技人才引育体系,多措并举破除束缚科技人才发展的“藩篱”,从人才战略规划、人才激励政策、人才基地建设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出台《甘肃省高端人才引进扶持办法(试行)》,制定《甘肃省生态产业特聘科技专家选聘办法》,面向海内外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推进科技管理工作流程再造,落实“不来即享”政策,优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流程,最大限度为科研人员“减负”。组织推荐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省级人才工程和计划,首次提出45岁以下科研人员主持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支持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勇于创新、大胆创新。加入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每年投入3000万元,连续资助5年,推动提升甘肃省科技人才承担国家重点项目的能力水平,吸引、聚集全国优势科技力量解决“甘肃科技问题”。

推进东西科技协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按照国家深化东西部协作有关精神,聚焦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目标,制定工作方案,持续跟进与天津、济南、青岛的联系对接,以科技合作为突破,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东西部协作新格局。针对制约甘肃省帮扶地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发挥东部结对帮扶市先进技术和人才优势,征集东西部协作技术需求205项,以需求为导向引进东部新技术、新成果转化落地。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继续实施东西部协作专题,引导省内帮扶地区创新主体与东部协作市深化科技合作。积极对接天津方面,在2021年天津市东西部协作财政援助资金安排中,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安排不少于3400万元,重点支持以科技创新助力结对县产业升级,共同推动天津市创新成果在甘转化落地。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