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离岸创新:打造国内外创新孵化的服贸新前沿

2021-09-15 10:2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服务贸易 离岸创新

摘要:离岸创新是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大格局下,整合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国际研发与国内创新孵化相互激励的国际合作科技创新模式,以此来进一步实现海外创新成果的“跨境提供”与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的“自然人流动”。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潘晓娟

近年来,离岸创新作为服务贸易的一种新兴业态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作为服务贸易的新前沿,离岸创新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建设,依托自贸港最开放的体制机制,积极有效地引导境内外创新资源集聚。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苗露/摄 

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建设,依托自贸港最开放的体制机制,积极有效地引导境内外创新资源集聚。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苗露/摄

离岸创新是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大格局下,整合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国际研发与国内创新孵化相互激励的国际合作科技创新模式,以此来进一步实现海外创新成果的“跨境提供”与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的“自然人流动”。

离岸创新服务贸易是国际合作新机制

日前,在2021年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安永展台前,安永咨询政府及公共事业部合伙人于燕就离岸创新话题接受了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的采访。于燕表示,离岸创新服务贸易是国际离岸研发在国内实现成果转化落地的国际合作新机制。离岸端也就是在海外,中方机构以各种方式与当地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联合进行研发工作,较为便利地整合国际科研资源与人力资源,直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进行高水平的研发创新,产生创新成果;在岸端也就是在国内,以市场为导向,在国内企业及高校、研究院所,建立完善的创新成果转化基地,通过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金等全链条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把离岸端的创新成果转化成为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业规模。

在于燕看来,离岸创新模式有别于传统海外招才引智和直接成果技术转移模式,其特点是构建具有自我优化能力的动态协作创新网络,最终打造以“海外创新-离岸孵化-全球转化”为特色的离岸创新“钟摆模式”。离岸创新模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以柔性机制引入技术与人才。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人员流动受到一定程度限制。而离岸创新模式摒弃了对海外人才每年必须在国内工作几个月的条件限制,不破坏原有科研生态环境,面向全球布局和争取技术、人才资源,探索“境外孵化、成果回归、分建共享”的技术、人才引进使用模式,为人才提供了更自由的空间和更多样的选择机制,提升了引入的效率。二是融入全球“积木式创新”浪潮。离岸创新模式针对各个市场中的本地问题,在全球范围找到最新科技创新资源,通过加速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使创新活动中所需要素之间如“积木”般横向拼接组合。

国内科创领先区域纷纷试水离岸创新

目前,国内很多科创领先区域都纷纷试水离岸创新这一新模式,特别是国内自贸试验区,凭借其对外合作交流窗口、体制机制创新高地两大特质,已经成为离岸创新的首要承载区域。

北京中关村提出“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的目标,成立了中关村Z-LINK离岸创新中心,建设专业的区域合作团队和产业协同平台。平台汇集中关村和海外离岸、在岸的各类创新资源要素,通过提供空间服务、实验室服务、活动服务和科创服务,让中关村第一时间链接全球创新最前沿动向,将国际创新技术、产品的供给方与本地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方适配,从而推动合作区域产业生态环境的提升,实现国际创新协同发展。

苏州是全国首批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试点基地,通过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揭榜挂帅”机制、高层次人才智力共享平台等人才服务新机制,积极探索更为开放灵活的国际招才引智模式和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已初步建设成为立足区域、服务全球的海外创新资源的集聚平台,成为国内众多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的领跑者之一。上海自贸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贯彻落实离岸基地“走出去”战略,成立贝尔谢巴海外服务站。离岸孵化器依托以创新中心在贝尔谢巴的离岸孵化空间,主要打造以色列海外服务窗口,拓宽海外推广渠道、加强信息沟通交流、促进国际合作,加速中国和以色列在海外创新创业资源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

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试验区依托自贸港最开放的体制机制,探索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的新机制、新模式。积极与先进国家建立“预孵化”基地与“预孵化”机制,在重点领域探索建立以“场景应用”为驱动的离岸创新孵化、订单式创新孵化、跨界应用创新为核心的离岸创新前沿模式。在引才机制、海外科研机构引入、科技金融、科技创新管理四大领域开展制度基层创新的先行先试,以政策方式引导境内外离岸创新资源集聚。

以制度创新推动资源跨境流动

于燕谈到,国内这些地区的实践案例很有启发和借鉴价值。分析这些案例并加以总结,对各地区搭建离岸创新工作体系有以下三方面的具体建议:

一是探索国际离岸创新制度集成创新,建立针对性扶持制度吸引外国创新资源。要开辟外国人才绿色通道,开发网上精准对接服务平台,为离岸创新人才提供包括办公运行服务、科技服务、推广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融资服务等定制化服务。支持在试验区内注册的外资研发机构与本地企业、内资企业一视同仁,同享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给予同等待遇和支持。引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子基金,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以政策方式引导境内外资本对离岸创新创业项目与团队提供融资支持。

二是搭建要素流通平台,推动创新资源跨境流动。积极对接国际知名的技术转移平台运营机构,鼓励其在区域建立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探索技术创新要素的跨境流动。以“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模式,由自贸区政府与社会资本发起设立“离岸创新发展基金”平台。同时,发挥区域政策性科技担保公司作用,实现对离岸创新创业项目的“见保即贷”。

三是探索海外预孵化,完善离岸孵化服务体系。离岸端在海外高校、科研院所设立离岸创新“预孵化”基地,增设国际知名海外创新孵化器内“预孵化”的功能,打通“创意生成-技术孵化-成果转化”的直连通道,推动创新成果的跨境自由流动,打造全球科技资源的“离岸触点”。在岸端则高规格打造离岸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着力引进具有前瞻性、突破性和原创性的技术和模式在本地转化,搭建“孵化-投资-加速-辅导上市”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有效降低企业的离岸创新创业风险与成本。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