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青岛市“十四五”专项规划发布解读《金融业发展规划》

2021-09-07 15:08 中国发展网 安然

摘要:面向未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充分发挥《规划》战略引领作用,树立“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的“风向标”,积极动员和激励全市金融系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青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王菁、记者安然报道、9月2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会同市政府办公厅、市发展改革委办召开青岛“十四五”专项规划解读系列新闻发布会。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锦玲介绍《青岛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情况。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十四五”时期是青岛金融业迈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期。《青岛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以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系统性、整体性、前瞻性对青岛市金融业未来五年发展做出全面谋划部署。

在《规划》制订过程中,主要有三点考虑:一是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贯穿全篇,坚持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增强区域金融辐射能力。二是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第一原则和发展要务,更好地发挥金融资源配置作用。三是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统筹金融创新发展与金融风险防范,牢牢守住金融安全底线。

《规划》提出,到2025年,青岛市金融业增加值超过12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5%左右,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超过33000亿元和33500亿元,金融机构总数超过31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超过100家,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超过2000亿元。青岛金融产业规模和服务能级显著提升,财富管理与创投风投“两个高地”优势突出,航运金融、贸易金融、海洋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新兴金融业态蓬勃发展,中国北方资本强市地位更加牢固,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此基础上,《规划》提出,到2035年青岛要实现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远景目标。

为实现目标,《规划》提出八项重点任务,分别包括:引导生产要素配置,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拓展航运贸易金融,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优化创投风投生态,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深化金融改革,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建设金融科技中心;增强区域金融辐射能力,加快胶东经济圈金融一体化发展;优化开放布局,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双向开放;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规划》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和宗旨,把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作为“十四五”时期最重要的任务详细阐述。从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个角度引导生产要素配置,发挥信贷资金、资本市场、保险保障等金融要素作用,加大金融服务重大战略、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的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环保以及民营和小微企业等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挥科创板、创业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创新的功能,推进优质企业上市挂牌和发行债券。持续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综合运用信贷、保险、担保等服务“三农”领域。增加绿色金融产品供给,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规划》致力于建设独具特色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以建设“四个中心”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通过加快“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建设,聚集优质金融资源,推进金融业改革创新,不断提升青岛金融的服务能级和辐射范围,增强青岛在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和高端产业引领的功能。

围绕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拓展航运金融和贸易金融,发展服务于航运贸易的融资、保险、结算业务,提升贸易收支便利化水平,构建高端航运贸易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海洋金融,服务蓝色经济,助力青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围绕建设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发展创投风投,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青岛。优化创投风投政策和股权投资服务,大力培育引进头部创投风投机构, 打造高质量资本聚集高地。加强对创新创业的资本支持,以资本的力量吸引优势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项目加速集聚,实现金融与产业、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围绕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深化金融改革,围绕跨境财富管理等核心领域开展制度创新。加速财富管理要素集聚,引进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功能总部,大力聚集理财子公司,打造专业财富管理集群,创新更多适合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

围绕建设金融科技中心,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推广国家金融科技应用试点成果,稳慎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加快构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将金融服务与民生应用场景结合,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深化供应链金融创新,壮大数字金融产业。

基于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格局,《规划》提出要加快胶东经济圈金融一体化发展、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双向开放、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等任务,从改革、开放、创新入手着力,推动金融在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前列。

发布会上,王锦玲对“十四五”期间完成百家上市企业目标进行了着重介绍:近年来,青岛市通过优化政策、创新举措和加强培育,不断推进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青岛上市公司保持倍增式发展态势,青岛资本市场建设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回顾青岛市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2006年底青岛上市公司仅有8家,“十一五”期间新增8家,“十二五”期间新增13家,“十三五”期间新增30家,“十三五”末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59家。今年以来,青岛企业上市速度进一步加快,目前实现新增上市公司10家,达到整个“十三五”期间新增数量的三分之一,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69家,居全省第一。

同时,青岛拟上市企业储备充足。目前有2家企业已经过会等待发行,有10家企业在证监会、交易所排队在审,21家企业在证监局辅导备案,101家企业入选全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全市拟上市后备培育企业达500家,形成上市工作“培育一批、辅导一批、排队一批、上市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

“十四五”时期,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省、市工作部署,把推动企业上市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优化政策措施,加大培育力度,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争取到“十四五”末,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能够突破100家,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发力: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引导。今年5月,已经制定了《青岛市支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在这个过程当中,将市级企业上市奖补由300万元提高到400万元,各区(市)也纷纷出台奖励政策,最高奖补达到1500万元。结合企业上市需求,按企业上市阶段实行提前奖补,将上市补助奖励时间前移到券商出具尽调报告阶段,有效降低上市前期成本,提高企业上市积极性。

二是加大孵化培育力度。今年,成功推动崂山区、西海岸新区、城阳区纳入全省首批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试点。我们将抓住这个重要契机,持续开展“万名企业家资本市场培训专项行动”,用好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青岛资本市场服务基地、赴香港上市服务中心、蓝海股权交易中心、青岛创投风投孵化中心等平台,借助券商、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专业优势,推动一批符合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上市要求的行业细分龙头和高新技术企业上市。

三是厚植上市土壤。将成立推进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工作专班,与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区(市)通力合作,协调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消除上市障碍,加快上市进程。同时,将加强与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所、全国股转系统的沟通,积极争取支持,加快对在审企业的审核进程,提高上市及待发企业数量,争取在审辅导过会企业常态化保持在30家左右,每年新增上市公司保持稳定增长。

面向未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充分发挥《规划》战略引领作用,树立“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的“风向标”,积极动员和激励全市金融系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青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责任编辑:唐雅丽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