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多措并举构建中小学生心理育人工作体系
摘要:坚持内涵发展,守护学生成长。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推动开展公益服务。近三年开展主题公益活动250场,服务人数达15万人次,打造“学生阳光成长坊”“心灵讲坛”“美丽心世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等项目品牌。疫情防控期间,发挥“24小时心馨热线”“杨浦心馨家园”等微信公众号作用,服务区域内群众1300余人次。
上海市杨浦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未成年人身心成长规律和特点,以构建“一体化生命教育体系”为抓手,依托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集聚区域高校、医疗等优质资源,不断健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网络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努力让青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统筹各方力量,完善工作机制。健全教育、医疗、高校、社会专业机构协同合作机制,发布《杨浦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蓝皮书》及“一校一表”,切实做好学生问题评估、危机干预、快速转介、心理康复等工作。构建“三级管理网络”,完善区域预防、预警和干预“三预”体系,在区级层面成立危机干预专家指导组,在街镇层面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与社区街道心理辅导站,在学校层面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心理危机干预小组,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网络全覆盖。打造“三位一体”体系,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网络机制,定期召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座谈会,开展交流、个案分析、情况研判等。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与社区心理辅导站共同开展“关注区域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合作项目,成立“心语馨愿”志愿服务团队,每年定期安排志愿者走进社区为家长提供专业服务,形成全员参与、齐心共育的良好格局。落实“三项融合机制”,积极探索医教结合,依托区域高校、医疗等优质资源,推动教师培训、课程建设和评估考核相互融合,形成“预防—辅导—转介”工作模式,打造“校内+校外”“区中心+分中心”“网络+电话+公众号”“学校+社区”立体式、多元化格局,推进生命教育一体化建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心理健康工作格局。
坚持内涵发展,守护学生成长。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推动开展公益服务。近三年开展主题公益活动250场,服务人数达15万人次,打造“学生阳光成长坊”“心灵讲坛”“美丽心世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等项目品牌。疫情防控期间,发挥“24小时心馨热线”“杨浦心馨家园”等微信公众号作用,服务区域内群众1300余人次。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强化“一校一品”建设,推进心理健康示范校创建工作。践行“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理念,以需求为导向,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各项育人工作,与学生学业成绩提升、身心健康发展、生涯指导实践等工作联动思考,与课程、作业、睡眠、健康、读物、手机、午休、活动、竞赛、交友一起研究,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以课题为引领,在部分中小学开展全员导师制试点,将“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生涯向导”作为主要内容,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与家长建立协同合作的家校关系,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指导,开展深入有效的家校沟通,织密织牢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守护网。
强化专业提升,注重工作实效。加强专业培训,落实心理教师配齐、配足、配强和心理辅导课开齐、开足、开好的“3+3”模式,实施专题培训、分层训练、梯度培养、星级成长计划,通过专家引领、骨干辐射,建立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加强资源共享,利用区域内高校丰富教学资源和优质师资力量,成立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专家指导组,开展教研一体化培训,为专兼职心理教师和全区中小学班主任提供专业支持。创新心理研训品牌,充分发挥情绪辅导、生涯发展等联合研训基地研究作用,加强“中小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等项目研究,出版小学、初中、高中三册情绪培养用书以及配套活动用书。创作微视频课程,打造双线并行的情绪智力培养课程教育教学资源库,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供坚实保障。
责任编辑:吕娅丹
(原标题:上海市杨浦区多措并举构建中小学生心理育人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