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十四五”时期上海将建高品质民政服务体系

2021-08-19 09:49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彭沉雷强调,《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上海民政事业要坚持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在服务大局中促进民生改善,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助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上海奉贤城市博物馆。王辉/摄

上海奉贤城市博物馆。王辉/摄

中国经济导报讯  倪珺  记者鲍筱兰报道  “到2025年要实现上海基本民生保障普惠均等,基层社会治理有序和谐,基本社会服务专业高效,平台作用更加突出,制度法规系统健全,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超大城市民政工作‘上海模式’,为新发展阶段民政事业现代化发展开好头、起好步。”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在上海市政府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上海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时说。

彭沉雷强调,《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上海民政事业要坚持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在服务大局中促进民生改善,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助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规划》中,对于“十四五”时期的民政事业发展,安排了七方面的重要任务:

一是健全兜底线、精准化、发展型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要求,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底线民生,使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困难群众。

二是建设多层次、普惠型、高品质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养老服务方面,进一步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应保尽保,形成多层次、有梯度、相衔接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残疾人福利方面,要加大残疾人福利设施建设和对残疾人家庭扶持保障力度,努力实现对重残无业人员,尤其是困难重度精神和智力残疾人应养尽养;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方面,要聚焦孤残儿童、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健全政策体系,强化基本生活和监护兜底保障,同时建立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体系。

三是建设有序、活力、和谐的社区治理格局。要健全社区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以居村为重心、小区和村组为着力点,发挥居村委会在社区治理格局中的主导作用,努力推进社区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建设。持续推进居村增能减负,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推进社区民主协商,将社区建设成为群众生活的美好家园和超大城市治理的稳固底盘。

四是健全规范有序、积极有为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格局。加强对社会组织和社会公益的引领支持,推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公益事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要以管好用好为目标,积极引导发展,严格依法管理,加大培育扶持,积极培育新领域、新业态社会组织,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要大力推进慈善、社工、志愿服务等事业创新发展,提高在城市发展中的显示度和贡献力。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弘扬慈善文化,规范慈善活动。

五是提升基本社会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坚持惠民、便民、利民,加大制度供给,加快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调整优化婚姻登记服务流程,完善婚姻家庭服务体系,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深化绿色殡葬改革发展,大力推行节地生态葬,移风易俗,提升服务能级。持续推进社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持续深化“家门口的政务便利店”服务品牌。

六是推动构建便利共享、协同发展的长三角区域民政服务格局。发挥上海城市核心功能和龙头带动作用,不断提高长三角区域民政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构建信息沟通、政策互通、工作互动的发展格局,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更高水平协同发展。推动养老服务和康复辅具产业发展区域协作,提升区域产业发展整体竞争力。高质量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民政事业协同发展。

七是建设高品质、有特色的民政服务体系。强化队伍建设,创新服务机制,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发展要求,结合“五个新城”建设,高标准配置民政服务设施。

彭沉雷表示,为保障《规划》落地落实,上海市将建立实施、监测、评估工作机制,并重点做好“五个加强”: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加强民政法治化、标准化建设,三是加强民政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加强民政信息化保障,五是加强政策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