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三条路径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摘要:在科技创新方面,陈健表示,当前中国的科技创新进展情况较好,但还需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转化成能够对经济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一种产业。“我认为科技创新将对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积极影响。”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荆文娜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将维持在6%不变,但同时强调,不同经济体的复苏步伐正在日益分化。
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仍是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最大不确定因素。“疫情确实对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2020年主要经济体中只有中国保持了2.3%的增长。”全球化智库(CCG)顾问、财政部前副部长朱光耀近日在由CCG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中的以“全球经济的复苏和中国的担当”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表示。在CCG顾问、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看来,目前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二战”以后最大的衰退。如何振兴全球经济成为当前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我认为,有三条途径能够比较快速地振兴全球经济。”陈健表示,即对基本建设领域进行投资和建设、发展数字经济,以及加大科技创新。
陈健表示,中国早在2013年就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美国也提出了“蓝点网络”计划。最近结束的七国集团峰会也提出了“大基建”计划。“我觉得这些计划、想法和倡议的根本内涵是一致的,因此我认为全球可以整合各方面力量,先把基本建设推上去。”
陈健表示,全球基本建设缺口依然较大,而基建能够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压力也很大,当时中国政府采取的是基本建设计划,这点很重要。”陈健认为,可以通过有关平台,将“蓝点网络”计划、“一带一路”倡议和“大基建”计划相对接,从而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当然,要实现“大基建”计划,很重要的是要解决融资难题,这涉及投融资体制的问题。陈健认为,解决“大基建”的资金问题主要有四大途径:一是私募基金,二是要把金融租赁这个工具充分运用好,三是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四是要对开发性金融进行创新。
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和韩国局局长芮泽(Martin Raiser)认为,有关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回报问题,各国要考虑到本国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其国内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发展规律是否能够真正回补如此投资。同时也要思考,是否将风险和其他因素纳入了考虑范围。此外,还要注意在整个项目规划过程中,是否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
“当前,我们已经做好充分准备,期待加强基础设施领域投资。”芮泽强调,中国的投资机构和有志之士应该与各国携手一致,共同合作。“我认为亚投行是一个非常好的范例。亚投行在全球范围投资了很多项目,与世界银行也开展了合作,但这样的共同合作是基于潜在的意识,我们还需要设立更加完善的投资标准。”
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陈健认为,数字经济将会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巨大作用。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估计,2022年全球GDP增长的65%将来源于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对整个生活带来很大影响。5G时代即将到来的今天,如果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积极作用,将会给全球经济带来很大好处。”
朱光耀表示,受疫情影响,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数字经济的投入。这推动数字经济出现了四个主轴,同时呈现出四方面的政策趋势。
“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这四个主轴越发彰显出在数字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对于支撑整个数字经济在新形势下快速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此外,世界各国在支持发展数字经济方面的四种政策趋向也已经非常明显。”朱光耀解释说。
第一,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在多边层面,欧盟虽然推出了有关规则,但仅是区域性规则。在全球层面,急需通过合作制订全球性规则,希望G20能发挥特殊作用。
第二,维护全球供应链的韧性,在数字经济下显示出特殊意义。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在供应链方面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供给端、生产端不平衡,二是运输端的梗阻,三是仓储端的“贫血”。
第三,高度重视ESG(环境、社会、治理)原则对投资的指导。环境、社会和良好的治理成为投资的重要条件,在数字经济下更加突出。
第四,一种特殊的商业模式在数字经济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即国际资本对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投资的高度重视和追逐。“需要研究新形势下新商业模式带来的变化,这是一个新挑战。”朱光耀说。
在科技创新方面,陈健表示,当前中国的科技创新进展情况较好,但还需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转化成能够对经济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一种产业。“我认为科技创新将对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积极影响。”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