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苍茫中华韵 运河春秋续新章
摘要:到2025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机制更加完善,大运河遗产和文物保护水平迈上新台阶,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建设先行先试、文旅深度融合,大运河绿色生态廊道基本建成,基本形成“千年运河”统一品牌,使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吕娟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家文物局、水利部、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分别编制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4个专项规划,指导沿线省(市)编制了8个分省规划,形成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四梁八柱”的规划体系。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四五”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以完善和充分发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机制、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为目标,改善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延续壮美运河千年神韵,使之成为新时代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高度重视。
流动的文化需要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文化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增加了坚定文化自信的指导思想,从此中国人民有了“四个自信”。大运河作为中华文化最庞大、最活跃的重要载体之一,当仁不让地成为文化建设的新焦点和文化自信的金名片。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19年2月,《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大运河打造成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在“十四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发布《实施方案》,将有助于大运河相关地区科学、合理、有序开展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机制、遗产保护、绿色生态廊道、生态空间管控、文化旅游,以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方向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对于推进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生态保护修复、航运转型提升等为重点
《实施方案》主体内容包括六个部分,重点在第二、三、四、五部分,分别是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进运河航运转型提升、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关于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一是要加强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包括开展文物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立法等。二是要保护沿线名城名镇名村,包括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立,特色乡镇打造、运河村庄培育,名城、名村、名街保护等。三是要增强文化遗产传承活力,包括形成大运河专题博物馆体系,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推动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公开课等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四是要挖掘文化遗产时代价值,包括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大运河文物保护传承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培育高水平大运河文化研究机构等。
关于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方面:一是要推动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包括打造大运河滨河生态屏障,建设提升一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各类自然公园,构建连续贯通的生态休闲景观长廊等。二是要优化生态空间用途管控,包括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组织各地出台生态空间管控细则,实行负面清单准入管理等。三是要强化生态系统保护能力,包括加大育林育草力度,加强禁捕水域执法监管,提高河湖水系连通性,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现有自然湿地等。四是要推进水环境污染防治,包括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开展水系水质常态化监测评价,完善船舶水污染物转移处置联合监管制度等。
关于推进运河航运转型提升方面:一是要改善河道水系资源条件,包括完善大运河沿线水资源统一调度体制机制,推进北运河等适宜河段实现旅游通航等。二是要增强防洪排涝保障能力,包括分段河道综合整治,蓄滞洪区建设,河道主槽清淤疏浚、病险工程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开展大运河各段洪水风险评估,保障重要大运河文物安全等。三是要促进岸线保护和服务提升,包括划定大运河河道管理范围和重要河段岸线功能分区,强化运河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和岸线整治修复,对已建水利工程进行改造和提质升级,对重要水利文化遗产或其代表性组成部分进行保护展示等。
关于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方面:一是要打造精品线路和统一品牌,包括实施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培育工程,实施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节事品牌活动提升工程,培育一批彰显大运河文化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等。二是要推动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包括建设一批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文旅综合体、一批休闲农业精品园区、一批自驾游目的地,培育大运河沿线体育旅游产品等。三是要完善文化旅游与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健全沿线旅游交通引导标识体系,开展公共文化机构和旅游服务中心功能融合试点,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和旅游数字化转型等。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机制更加完善,大运河遗产和文物保护水平迈上新台阶,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建设先行先试、文旅深度融合,大运河绿色生态廊道基本建成,基本形成“千年运河”统一品牌,使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届时,大运河会水清河畅、岸绿景美,重新恢复活力、和谐、美丽,成为流动的河、安全的河、美丽的河、智慧的河、文化的河和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作者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