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面向2035年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强美富”

2021-08-05 10:12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既是新发展阶段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任务,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 | 张守营

预计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特征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发展一体化智库在北京联合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1)》作出的乐观判断。

根据该报告的预测结果,2035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达到70%以上,农食相关行业与农林牧渔业的增加值比值超过2,化肥施用强度下降到225千克/公顷左右,农业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村庄常住人口规模超过1500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72%左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2019年价格),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8,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

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主要短板体现在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城乡公共服务失衡等方面。在新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必须统筹规划、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其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应以机械化、数字化、绿色化、功能化、共享化为方向;推进农村现代化应以产业高值化、生活品质化、环境景观化、治理效能化、城乡等值化为方向。

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既是新发展阶段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任务,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农业强国以“四强一高”为基本特征,即农业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竞争力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和农业发展水平高。预计中国最有可能在2040年前后跨越农业强国门槛,保守估计,农业强国的实现应不晚于2045年。

报告建议,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应采取分阶段推进、分类推进和协同推进的方式。一是发挥农业强省强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主要涉及东部农业发达省份,包括农垦系统、各类农业园区示范区、大中城市的都市农区等。二是突破现代种业、农机装备制造和智慧农业等重点产业发展瓶颈,到2025年奠定重点产业的技术基础,到2035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三是促进经营主体的分工与专业化,力争到2035年高素质农民占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超过30%,有力支撑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农业强国的建设。

报告基于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导向提出发展战略。首先,应将未来4~5个五年规划周期作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阶段,加快农业强省和强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省份率先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统筹农业强国建设与科技强国、制造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等强国战略,力争用2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其次,稳步提升农业竞争力,切实提高农村发展质量,同步增进城乡居民福祉,尽快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最后,聚焦重点领域,围绕生产供给、科技创新、绿色可持续、城乡统筹、项目引领、资金投入、改革驱动等方面,建立长期有效的制度供给和政策保障,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筑牢城乡共同富裕根基,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确保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