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荣成:推进威海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摘要:荣成市上下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把服务企业、服务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各项工作开展均以更好地服务企业为根本遵循,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获得感持续提升。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韩明伟、袁艳、记者殷晓旭报道 山东省威海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主要依托荣成市建设,于2018年11月获批。2020年,荣成市实现生产总值943亿元,增长2%;渔业总收入1000.2亿元,增长7%;水产品产量125万吨,连续39年保持全国县级首位。
以“服务”为引领,全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荣成市上下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把服务企业、服务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各项工作开展均以更好地服务企业为根本遵循,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获得感持续提升。
出台扶持政策,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出台新旧动能转换、冲击新目标、招才引智等政策,为示范区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政策保障。同时创新改革“亩产效益”工作机制,将示范区企业划分优先、支持、提升和限制发展4个等级,实现水、电、地等要素资源差别化供给,推动资源向高效益企业集聚。
加强要素保障,破解项目建设瓶颈。积极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33.84亿元,充分发挥34.4亿政府专项债券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全力破解项目推进梗阻问题。
建立挂包机制,加大服务企业力度。选派183名干部对示范区内的306家企业进行“挂包帮”,自推行以来,已累计为企业解决559项“卡脖子”难题,申报政策项目208个、创新成果136个、引进536名本科及以上人才。
以“园区”为载体,持续优化产业布局
强化顶层设计,持续推进示范区建设,形成了“一园带四区”格局。
“一园”方面,威海(荣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以海洋生物科技产业为特色的专业化园区,2019年通过科技部验收,在全国82个园区中排名第二,是中国北方唯一的海洋生物科技产业专业化园区。目前园区140个企业,2020实现产值97亿元。
“四区”方面,打造以石岛管理区为载体的百万吨级水产品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示范功能区,培育了鑫发控股、石岛集团、赤山集团、泰祥集团等龙头企业,2020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299亿元;以沙窝岛中心渔港为载体的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示范功能区,2020年中心渔港通过验收;以好当家集团为载体的现代渔业示范功能区,打造海参全产业链示范功能,年产鲜参2.9万吨,年产值60亿元;以好运角旅游度假区为载体的艺术、康养、休闲、野营区,举办了海草房美食文化节、那香海海岛旅游节、西霞口奇幻沙滩灯光节等节庆活动,打造胶东渔村民俗游、海角艺术小镇、海草房风情小镇等一批海洋文化精品,形成了“古村+美食+非遗”精品海洋文化旅游线路。2020年旅游总收入125.49亿元。
以“转型”为目标,激发海洋发展新动能
示范区建设以来,牢固树立“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重点推动传统养殖向海洋牧场、近海捕捞向远洋渔业、海洋食品向生物科技、订单销售向大宗交易 “四个转型”。
打造融合式海洋牧场。引导支持海洋牧场建设,集聚起一批“资源修复+生态养殖+高质高效”型海洋生态牧场综合体,形成全省海洋牧场建设样板,共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0处、省级海洋牧场17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5个,国家及省级原良种场10个,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3个。
发展远洋渔业。落实各级远洋渔船更新改造扶持政策,不断提升远洋渔船装备水平。稳步推进南极磷虾产业项目建设,抢占极地渔业开发利用新高地。示范区具有农业部远洋渔业资质企业19家,专业远洋渔船总数达到317艘,渔船总功率38.8万KW,总吨位23.8万吨。鼓励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已完成更新改造老旧远洋渔船16艘,均已出境作业,完成远洋渔业产量35万吨,实现产值42亿元,共回运自捕水产品26.5万吨。
补链海洋生物医药及制品产业。抓住示范区建设这一有利条件,推动海洋食品加工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变、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向集群化发展,共有国食健字保健品及化妆品30多种,开发海洋生物提取物、生物肥、鱼油等新产品50多个。海洋生物食品产业获评2020年度山东省10家特色产业集群之一。四是发展海产品大宗交易。进一步突出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带动作用,鱿鱼、海参、海带等优势产品线上交易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度完成大宗海洋商品交易额14亿元,累计完成52亿元,发布“荣成海鲜·海带价格指数”周价格指数40期、月价格指数7期。
荣成市在推进威海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方面亮点频出,特色明显。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海洋牧场建设的总体部署,统筹推进生态人工鱼礁、海上综合平台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同步实施岸线整治修复和环境综合保护,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精致渔业的转型。
突出特色,多元发展。南部区域,以好当家、泓泰等企业为重点,以立体、生态、循环养殖为特色,打造田园型海洋牧场;中部区域,以长青集团等企业为重点,以苗种培育、海珍品增殖为特色,打造科技型海洋牧场;北部区域,以西霞口、成山鸿源等企业为重点,以人工鱼礁投放为特色,打造游钓型海洋牧场。
延伸链条,融合发展。海上以牧场、休闲平台为载体,大力发展捕鱼、采摘等渔趣活动,增加游客体验度;岸上,以“吃渔家饭,住渔家院”为主题,推出推动休闲渔业、渔家文化融合发展。全市省级休闲海钓钓场15家。同时,将海洋牧场列入全市旅游整体线路,举办了多次“渔夫垂钓”海钓赛事和6月6日全国“放鱼日”活动,提升了品牌影响力。2020年全市海洋牧场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000多万元。
科技支撑,智慧发展。坚持现代化、信息化、装备化融为一体,高标准打造了一批海洋牧场展示厅、监控室、研究院和体验馆,建设养牧场平台15组,面积7000多平米,8家海洋牧场示范区建成水下观测系统,实现了海底环境“可视、可测、可控、可预警”。
生态为本,绿色发展。以桑沟湾为基点,依托威海长青、楮岛水产、成山鸿源等公司大力推广“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综合效益增长25%倍以上。
下一步,荣成市将充分发挥示范区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全面提升海洋产业层次,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建设国家海产品冷链物流示范区、全国海洋食品产业示范市,打造全国海洋牧场、构建全面发展的远洋渔业产业体系。
责任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