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赓续红色基因,吉安市积极探索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1-06-29 17:25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李菱、罗津、记者王心武报道 日前,记者从江西省吉安市了解到,该市连续7年获得江西省高质量发展考评先进市,GDP达到2168.8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増幅稳居全省“第一方阵”,被国务院评为全国10个“工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成效明显”地方之一。

图为吉安城市生态风光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西部,是举世闻名的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建国以来,红色老区吉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十三五”以来,吉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重要要求,把在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山精神上走在前列、在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上走在前列、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上走在前列“三个走在前列”作为主抓手,确定在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创新社会治理、传承红色基因等六个方面奋勇争先作为主要任务,努力探索了一条具有吉安特色的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持新发展理念,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吉安市努力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毫不动摇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吉安市落地落实,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实施工业强市核心战略。聚焦“1461”产业体系,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持续延链补链、铸链强链,推动大中小、产供销、上下游协同发展。电子信息主导产业坚持“点、线、面、体、网”链式发展,支撑作用不断夯实,合力泰、立讯、木林森跻身百亿企业,全市电子信息首位产业营收实现四年翻番。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迈入千亿行列,先进制造、绿色食品、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量质提升。扎实推进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企业上市取得历史性突破,“新板”挂牌企业从无到有、达到14家。井网山出口加工区优化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成为全省第四个综合保税区。

图为井冈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化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全市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增至3家,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40%、占GDP比重由0.59%提升到16%,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増加值比重分别提升至54.4%和35.2%、均列全省第一。

----推进六大富民产业发展。全力推动井冈蜜柚、绿色大米、有机茶叶、有机蔬菜、特色竹木、特色药材等六大富民产业发展,实施井网蜜柚“6611”工程和特色蔬菜“大品种”战略,全市六大富民产业种植面积突破600万亩,“井冈山”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建设高标准农田161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00万吨以上、实现“十四连丰”。

----深入实施“全景吉安,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着力做优做强做大全域旅游产业,吉州窑、羊狮慕、吉水进士文化园等15个旅游集聚区基本成型,五年全市共新增国家4A级景区10个、达18个。

扛起历史责任,推动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小康

近年来,吉安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吉安要在脱贫攻坚上作示范、带好头”殷切嘱托,坚持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扎实有力的举措、实实在在的成效,举全市之力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坚决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一是在打精准脱贫攻坚战上走在前列。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5个国定贫困县、570个贫困村、34.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群众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全市贫困群众年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5155元,增加到2020年的1.2万元,年均增长23%。建成扶贫产业基地1500个,联结带动3.1万户、7.3万贫困人口。

二是夯实脱贫攻坚政策基础。各级选派7000余名第一书记和1.2万余名驻村工作队员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实施十大扶贫工程,五年整合各类扶贫资金420余亿元投入脱贫攻坚,2193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完成6.6万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1.65万人实现易地扶贫搬迁。严格落实贫困县“四个不摘”和非贫困县“四个不减”要求,在全省率先建立“遇困即扶”工作机制。做好城镇贫困群众脱困工作,制定和实施“标准化解困”机制,全市2.34万户3.89万城镇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困。

三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龙头企业,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388家,销售收入超250亿元,农民合作社数量7526家,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专业大户达1万余家。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新增土地流转面积84.9万亩,总面积达234.9万亩。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高标准完成美丽乡村建设点1.7万个、实现全覆盖,农村无害化改厕率、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分别稳定在94%和98%以上,实现村村通客车组组通水泥路。

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增进群众民生福祉

一直以来,吉安市都坚持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努力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五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1936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77%。

------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聚焦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走前列这一目标,加快建设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深入实施河长制,颁布实施全国首部全域水质保护条例,实施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一批环境治理项目,全市居民区基本实现烟花爆竹零燃放,劣V类水全面消灭,全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30位,全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全省第一,先后获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低碳城市等多项“国字号”荣誉。

图为吉安市安福县羊狮慕远景:佛降天子峰

----各项民生实事全面推进。坚持把促进就业创业作为首要任务,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8.4万人次,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0.2万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0.5亿元。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市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43%,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标准和补差水平,落实城乡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围绕“住有所居”目标,推进棚户区改造、住房保障等重点工作,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10万套,发放租赁货补贴4.65万户。打造“尊崇工作法”红色井品牌,扎实落实军人军属、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608元和16491元,均实现比2010年翻番目标。

----社会事业实现全面进步。突出抓好基层防控,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用44天将22例确诊病例全部清零,是全省确诊病例数较少的设区市之一。始终把教育摆在重要战略位置,一乡镇一所公办幼儿园目标全面实现,完成227所“山村幼儿园”试点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健康吉安建设,全市每千名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4.46张增加到5.84张,累计开展免费基因检测健康筛查27.9万人次。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农村特困供养机构改造提升,建成“党建+农村互助之家”1385个,构建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赓续红色基因的吉安市明天会更好。(图片由吉安市发改委供图)

责任编辑:李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