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望百年金城大地沧桑巨变 看今朝兰州发展再谱新篇

2021-06-24 09:39 中国发展网
兰州经济 优化营商环境

摘要: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扛起“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的政治责任,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风华百年路、奋进新陇原”甘肃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兰州专场)举行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朱永先 记者王斌报道 6月23日上午,甘肃省委举行“奋斗百年路、奋进新陇原”甘肃省庆祝建党100周年兰州专场新闻发布会,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伟文就百年来兰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做了发布。

60d3db1680538

张伟文说,兰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一百年来,在脚下这片红色土地上,无数革命先辈前仆后继,为党和国家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浴血奋战。从大革命时期成立中共甘肃特别支部到兰州战役胜利实现全境解放,从新中国成立到“一五”“二五”“三线”建设,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兰州发展,党领导兰州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党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在这里发生,共产党人的文韬武略在这里演绎,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兰州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亲临兰州视察,作出了“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等重要指示要求,称赞“黄河之滨也很美”,给了兰州人民极大的鼓舞与鞭策。兰州市委、市政府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砥砺奋进,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60d3db18d9c82

综合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兰州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886.74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700多倍,是改革开放之初的132.42倍,是2012年的1.79倍。人均生产总值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47元,增加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067元,到2000年突破万元大关,再到2019年达到75217元,不断实现着新的跨越。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获批建设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功迈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达到78%,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到16%。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49年的51.52∶18.18∶30.3调整优化为2020年的1.99:32.33:65.68,实现了经济发展由农业主导向第二、第三产业主导的历史性转型。新兴增长极作用日益凸显,先后争取批复设立国家级兰州新区、高新区和经济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2020年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35.9亿元、291.9亿元和331.5亿元,总量占到全市的近1/3,成为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今天的兰州,发展日新月异,活力竞相迸发,正在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昂首前行。

城乡发展面貌越来越新。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城乡发展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立足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以“都会城市、精致兰州”建设为引领,加快构建“一心两翼多点”城市发展布局,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建成区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6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  366.8平方公里,扩大了23倍,常住人口由不足70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435.9万人,增加了6倍多。宝兰客专、兰渝铁路、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等重大工程建成运营,中川机场三期扩建、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兰州中心、鸿运金茂等城市新地标拔地而起,显著增强了城市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精致兰州”建设深入推进,城市形象品质和市民文明素质全面提升,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永登、榆中、皋兰、七里河4个县区实现脱贫摘帽,25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31.7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区域整体贫困问题,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积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发展特色都市农业,努力推动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农业更强。

今天的兰州,旧貌换新颜,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正在黄河之滨快速崛起。

改革开放步伐越来越快。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发展动力活力得到充分释放。纵深推进党政机构、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线上线下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建立,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0%以上,服务承诺“四办四清单”管理制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等改革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显著成效,市场主体较“十二五”末增长30.04%。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推进兰西城市群建设,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政策平台,建成兰州国际陆港、新区综合保税区、铁路口岸、航空口岸等开放平台,常态化运营“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成功承办亚信特别工作组和高官委员会会议、国际田联路跑大会等高规格会议,对外经济文化合作交流日益密切,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近1/3。

今天的兰州,改革开放的春风孕育着无限生机,已经从封闭落后的内陆腹地转变为开放包容的发展高地。

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扛起“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的政治责任,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打造了国内外瞩目的“兰州蓝”,推动环境空气质量从“浅蓝”走向“深蓝”,2020年空气优良天数历史性突破300天、达到312天,创国家新标评价以来最好成绩。加强水环境保护,建立了四级河湖长体系,建成兰州第二水源地工程和黄河干流兰州段防洪治理工程,建立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2000年以来黄河干流各考核断面水质均100%达标。全面推进国土绿化,经过兰州人民“背冰上山”播绿、“承包荒山”造林等诸多努力,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5.5%,城区绿地率达到35.63%,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03%,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今天的兰州,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呈现出一幅天蓝水碧、地净山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秀美画卷。

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152元和14652元,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10.6倍和162.8倍。教育事业成绩显著,“十三五”以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195所,新增学位11万个,通过同工同酬同待遇方式聘用教师3846人,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配置不均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医疗卫生发展迅速,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医联体、分级诊疗、一站式即时即报等制度全面推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文化体育蓬勃发展,创作了《丝路花雨》《大梦敦煌》《鼓舞中国》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文艺精品,成功举办了九届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并成为国际金标、国内金牌“双金”赛事,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奥体中心将于今年基本建成。平安兰州建设深入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不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明显,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扎实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九连冠”,成功创建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今天的兰州,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广大群众拥有了更多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干事创业劲头越来越足。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抢险救灾、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一线培养和选拔干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着力强化制度建设,持续优化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行“双清零”管理、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严格按制度管人、按流程管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定不移正风肃纪,着力净化政治生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今天的兰州,风正、气顺、心齐、劲足,“撸起袖子加油干、不甘人后拼命干”的氛围日益浓厚。

“回顾百年来兰州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发生的巨大变化,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张伟文表示,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兰州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奋力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