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上海:“十四五”打造高质量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2021-06-10 10:09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对于挖掘交通节能降碳潜力,张为表示,航空方面,优化机队结构,淘汰老旧高能耗飞机;航运方面,持续开展航运企业节能技改,进一步提高港口自动化作业效率。

 中共一大纪念馆对普通公众开放    日前,中共一大纪念馆全新开馆,观众纷纷前来参观“伟大的开端 — —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了解党的创建历程。中共一大纪念馆实行实名制、全预约参观。 新华社

中共一大纪念馆对普通公众开放 日前,中共一大纪念馆全新开馆,观众纷纷前来参观“伟大的开端 — —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了解党的 创建历程。中共一大纪念馆实行实名制、全预约参观。 新华社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鲍筱兰报道 “‘十四五’时期,上海将打造‘立体融合、人本生态、智慧高效’的高质量、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国际航运中心世界一流,区域一体化交通互联互通水平全国领先,综合运输服务品质一流,交通治理能力全面现代化。”上海市副市长张为在上海市政府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刚刚出台的《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时表示。

“十三五”,大发展

“‘十三五’时期的综合交通大发展为‘十四五’奠定了坚实基础。”张为表示,过去5年,上海市按照“管为本、重体系、补短板”的指导思想,不断提升和完善“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十三五”规划目标总体执行良好,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有序推进,重要指标基本符合预期。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已基本建成。202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350万标准箱,连续11年位居世界首位。2020年航空业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但2019年上海航空客货吞吐量达到1.22亿人次、406万吨,分别位列全球城市第4位、第3位。

长三角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高。沪苏通铁路建成通车,一批铁路、国省干道加快新建改建,一批省界断头路实现联通。

公交都市建设持续推进。2020年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达到729公里。

道路网络不断完善。上海建成S26公路入城段、郊环隧道、虹梅南路高架、北翟路地道等高快速路,以及周家嘴路隧道、长江西路隧道、昆阳路越江大桥等。打通61条区区对接(断头)路。

交通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上海率先实行船舶排放控制区管控措施,淘汰机场场内高污染车辆1000多台,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占全部公交运营车辆的比例提高到67%。

邮政快递行业发展迅速。2020年,上海四快递业务量完成33.6亿件,约为“十二五”末期的两倍。

交通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上海市道路通行效率总体较好,快速路早晚高峰车速保持平稳。完成了一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实事项目和一批重大活动的交通保障任务。

“十四五”,高质量

张为表示,“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对综合交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规划》提出,“十四五”上海综合交通发展,必须深入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导向,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既要积极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又要为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加快“五个新城”建设等提供坚强支撑,还要加快实现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和交通数字化转型,努力推动“十四五”上海综合交通更高质量的发展。

张为介绍,“十四五”时期,上海综合交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持续完善以“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超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坚持“强枢纽、织网络、提品质、优治理、促转型”的发展策略。其中,“强枢纽”,就是要继续推进枢纽门户功能升级、辐射引领能力增强、资源配置能级提升的航运中心建设;“织网络”,就是要加快完善综合立体的现代交通网;“提品质”,就是要满足市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出行需要,提供更高品质的交通运输服务;“优治理”,就是要强化交通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精细化治理能力和水平;“促转型”,就是要大力推进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规划》部署了巩固和提升国际海空枢纽能级、加快完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全方位提升客运货运服务品质、持续优化完善道路系统功能、建设功能完善的新城综合交通系统、加快构建重点地区交通体系、提升交通精细化治理和安全管理能力、加快建设智慧交通和新型基础设施、加速绿色低碳交通转型发展、进一步健全综合交通保障机制等10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并制定出一些具体目标指数。

例如,《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海港方面,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4700万标准箱(TEU)以上,水水中转比例52%以上,国际航运枢纽港服务品质世界领先,联通、绿色、智能的现代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空港方面,航空旅客年吞吐量达到1.3亿人次以上、货邮年吞吐量达到410万吨以上,均保持世界前列,初步形成上海多机场体系,枢纽运量规模、网络品质、中转功能等进一步提升,机场集疏运更加融合高效,服务质量排名保持行业前列;铁路对外通道方面,加快构建“五向十二线”干线铁路通道布局,实现上海中心城60分钟可达毗邻城市,主要枢纽120分钟可达长三角主要城市;轨道交通方面,2025年,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960公里,保持全国前列,中心城轨道交通站点600米半径范围内常住人口、就业岗位覆盖比例分别达到55%、61%以上……

精细化,人为本

“人本生态”是《规划》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十四五”时期上海发展综合交通体系相比“十三五”时期最大的特点,成为了新闻发布会上备受各方关注的焦点。

在人本方面,上海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介绍,精细是上海的特点,交通又是上海这样超大城市突出的难点,对于上海交通的治理,如何体现精细化是必须做好的工作。2018年,上海启动了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共享停车位建设、路面设施整治等民生实事项目,不断提高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那么,“十四五”时期,将如何继续提高交通精细化治理水平?于福林介绍了上海市的一些实践和构想:如停车管理方面,“十三五”期间,上海积极推进停车资源共享利用项目创建工作,截至2020年,共完成660个停车资源共享项目,提供约3.13万个共享泊位。“‘十四五’时期,计划聚焦老旧小区、医院在特定时间的停车难问题,通过内部挖潜、盘活周边各种停车资源等进行开放共享。预计到2022年底,将累计推进创建100个停车治理先行项目,开工建设1万个公共停车泊位。”于福林说。

出行服务方面,从2019年至今,上海已有23条公交线路(约300辆公交车)试点预报车厢舒适度。乘客只要在候车时查看站台的预报显示屏,就可以知道下一班车的车厢舒适度,及时疏导客流,避免客流过多集中于一辆车,改善公交服务。“数字化的技术和手段逐渐融入日常生活场景,极大提升了市民出行水平。”于福林表示,“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加强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交通管理升级,具体措施包括:融合多源数据,结合新一代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市道路交通全方位管理;加快出行信息融合,提升信息服务准确性、即时性;实现实时、全景、全链交通出行信息数据共享互通,融合地图服务、公交到站、智慧停车、共享单车、出租车统一预约服务平台、市级充电服务平台等既有出行服务系统,推进“出行即服务系统”(MaaS)建设等。

在生态方面,张为强调,加速绿色低碳交通体系的打造,使绿色成为高质量城市发展的底色,是上海一直以来的目标。“十四五”期间,上海要从结构低碳、节能降碳、协同治污、生态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升交通行业碳排放及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水平。

其中,张为着重介绍了上海对于加快交通能源结构转型的设想——截至2020年,上海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42.6万辆,“十四五”期间,上海还将持续推进这项工作。具体措施和目标有: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持续鼓励社会乘用车领域电动化推广,公交车、巡游出租车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比重达到96%。开展氢燃料技术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推进港区和机场内设备的能源结构转型等。

对于挖掘交通节能降碳潜力,张为表示,航空方面,优化机队结构,淘汰老旧高能耗飞机;航运方面,持续开展航运企业节能技改,进一步提高港口自动化作业效率;公共交通方面,提升轨道交通牵引系统综合节能率,全路网推广实施节能运行图,同时优化公交线网,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公交运营组织效率;此外,上海还将加强交通节能降碳能力建设,构建交通碳排放管理体系。

责任编辑:唐雅丽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