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举办《为全球和“一带一路”沿线低碳发展铺平道路》报告发布会

2021-04-27 15:34 中国发展网
低碳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 一带一路

摘要:推进低碳发展及应对气候变化涉及科学技术、能源结构、产业组织、资源配置等多方因素,需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等要求,来寻找推进全球和“一带一路”沿线低碳发展的可行路径。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杨虹报道   2021年4月26日-27日,《为全球和“一带一路”沿线低碳发展铺平道路》报告发布会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召开。该发布会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国经中心”)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下简称“UNDP”)联合主办,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协办。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张晓强,UNDP驻华代表白雅婷,浙江省湖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纲,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能源局局长周卫兵,长兴县委副书记、县长沈志伟出席开幕式并做致辞发言。

中方代表表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是大变局的一个重要挑战。目前,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是国际社会的重要共识之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低碳发展,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去年9月,中国宣布了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付出十分艰苦的努力。目前,中国已将有关安排体现在“十四五”规划中,并在抓紧制定2030年碳达峰实施方案。

中方代表指出,推进“一带一路”沿线低碳发展,潜力巨大,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也不少。近年来,中国在特高压输变电、风电、光伏等领域工程、装备及技术的长足进步,将给“一带一路”沿线低碳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政策制定者应基于具体国情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确定优先事项。推进低碳发展及应对气候变化涉及科学技术、能源结构、产业组织、资源配置等多方因素,需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等要求,来寻找推进全球和“一带一路”沿线低碳发展的可行路径。

中方代表认为,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及更广泛地区低碳发展有三个关键路径:一是要大力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发展和转移;二是积极引导金融资源支持“一带一路”沿线低碳项目;三是要加强低碳能力建设。如有适当配套政策与激励机制,“一带一路”沿线有望实现低本高效的低碳发展,从而推进各参与国可持续发展,持续造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人民,并为全球环境做出重大贡献。

外方代表认为,2016年《巴黎协议》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一带一路”可作为引领绿色、低碳全球能源治理格局的重要平台,推动国家之间能源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是目前全球最具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也是全球碳排放强度较高的地区,国家和地区合作减排的成功,对全球减排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国经中心与UNDP经历一年多共同努力,合作完成了《为全球和“一带一路”沿线低碳发展铺平道路》研究报告。本次报告发布会共设置两个分论坛,论坛议题分别是“引导金融资源科学支持低碳项目的创新发展和推广实施”和“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发展和转移,促进‘一带一路’沿线低碳可持续发展”。围绕这些议题,中外政商人士及专家学者将展开深入讨论,汇集智慧,共谋合作发展。期待经过努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推进低碳发展的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责任编辑:杨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