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奉贤新城怎么建?这座未来之城将更美更强更宜居

2021-04-13 11:08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奉贤区委常委、副区长连正华,奉贤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新城推进办主任陶建兴及奉贤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汤民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在发布会上向中外记者介绍情况。

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在发布会上向中外记者介绍情况。

奉贤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袁泉回答记者提问。

奉贤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袁泉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鲍筱兰报道  “谋定快动,比学赶超,建设一座比现在的城市更美、更强、更宜居、有意味的、令人向往的未来之城。”4月9日上午,在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奉贤区领导在介绍《奉贤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相关情况时这样表示。

“奉贤新城之‘新’在于:独立、无边界、遇见未见。”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介绍说,奉贤区按照“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要求,立足“新片区西部门户、南上海城市中心、长三角活力新城”定位,找准奉贤新城之“新”,“围棋式”布局、“动车式”推进,打造更多增长点、新亮点、爆发点,形成新空间、新名片、新超越。

何为“独立、无边界、遇见未见”?据介绍,作为目标百万人口的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奉贤首先要功能完备,与中心城区、长三角城市群功能互补、相互赋能;打造独立的产业生态圈,探索“商务+居住”新模式,在产城融合中实现职住平衡,工作生活“零通勤”“零切换”;“双水源”“双电源”“双气源”,打响韧性城市品牌;面向全球征集新城建设的国际方案,招聘总规划师、总建筑师,引进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和团队;推动“物理空间、硬资源”向“数字空间、软资源”融合转变,做到“有限资源、数字化提升、无限发展;无限资源、网络化链接、无限发展。”

未来奉贤新城将更现代、更生态、更便利、更繁荣、更安全。新城将致力于解决城市病,打造智慧车、聪明路、未来城,让未来城市的场景随处可见,成为独树一帜的突破口、试点区新样式。

“新城兴则奉贤新。”庄木弟在发布会上表示,全面推进奉贤新城发展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奉贤将立足“四个放在”,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以“今天我看世界、明天世界看我”的胸怀,落实上海市委“在‘新’字上做文章”的要求,践行最现代的理念、运用最前沿的技术、发展最先进的产业、打造最宜居的环境,跨界、破圈、超越,高水平回答好奉贤新城之“新”,做到与众不同,从唯一到唯美。

“我们将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温度和精度,破解城市病。”庄木弟在发布会上说。一是破解千城一面、万楼一貌难题,做好城市色彩、天际线、公共空间、建筑风貌整体设计,规划建设好第五立面。二是破解文化缺失难题,弘扬“贤美文化”,深化“全域美育”工程,深入实施“文化追问”工程,打响“奉信、奉贤、奉献”城市品牌和城市精神。三是破解交通拥堵难题,发展ART(智轨交通)、BRT(快速公交系统)、水上巴士、静态交通、垂直交通、立体交通等绿色出行系统。四是破解垃圾围城难题,实施“负碳增氧”工程,制订“低碳指数”,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新城行动方案,建设鑫广综合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推动城市双修、垃圾分类,打造无废城市。五是破解死城、睡城、空城难题,建设约3平方公里的国际青年社区,配套具有国际范、潮流感的设施,工作、生活“零通勤”,打造职住平衡的新城典范。六是破解“速生的城市、短命的建筑”难题,把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的容器,增强精品意识、代表作意识,实施“四名工程”,打造一批地标性的传世经典之作。

“城市功能体现着一座城市的个性和特点,又与市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奉贤的城市功能重点围绕人才、市民需求来展开,需求在哪里,功能就在哪里。”发布会上,奉贤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袁泉介绍。目前,奉贤新城约40万人,按照到2035年百万人口的目标,15年里奉贤新城每年平均至少要新增4万人,对城市功能配套会有很大的需求。奉贤将按照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来谋划布局完备的城市功能。

袁泉表示,奉贤按照绿色、智慧、低碳的未来生活方式,打造具有未来感的数字之城。硬件方面,依托新基建,加强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城市未来的数字化转型,提前规划商业、物流设施布局,为城市未来发展预留空间;软件方面,应用BIM、GIS、数字孪生技术等,纵向打通城市电网、交通、水务、政务等设施系统,实现城市的数字化、智能化治理。奉贤已经在新城范围内拿出1.9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域,建设“数字江海”,配合城市硬件基础设施创新,打造可感知、可参与、具有品牌效应的未来城市示范区。

奉贤区委常委、副区长连正华,奉贤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新城推进办主任陶建兴及奉贤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汤民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本版图片由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鲍筱兰拍摄)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