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第三批自贸区“四周年成绩单”:制度创新企业迎新营商环境用心

2021-04-07 09:23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 | 杨虹  富庆熙  范纪安  李建民  苟俊 汪险峰  李平贵

2017年4月份,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第三批7个自贸区正式挂牌。近日,这7个自贸区陆续晒出“四周年成绩单”。根据公开信息梳理发现,7个自贸区在制度创新、新设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和产业集聚等众多方面取得亮眼成绩。

制度创新最为显著

自贸区的灵魂建设是制度创新,第三批7个自贸区4年来制度创新成果丰硕。近日,浙江省发布了第三期自贸区的“十大标志性成果”,包括浙江自贸区落地全国首单保税油仓单质押融资业务、诞生首张国际快递经营许可证、上线全省首个电商平台信用监管系统、“海铁联运”发展升级和推出“企业创新积分”等。

据浙江省自贸办副主任张钱江介绍,宁波片区在全国首创实施外国籍船舶“港口国监督远程复查”机制,累计为航运企业节约成本1500余万元;杭州片区在全国首创“保税进口+零售加工”的进口模式,目前已经实现了咖啡等产品“线上下单、次日送达”的消费方式;杭州片区萧山国际机场已经获批成为浙江首个离境退税政策的实施口岸,2020年12月起,境外旅客在浙江省内购物可享受离境退税政策。

自挂牌起4年来,重庆市始终将制度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培育形成79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6项改革试点经验和最佳实践案例向全国复制推广。比如,重庆自贸区探索的“铁路提单信用证融资结算”,以平行进口车为切入点率先试用,逐步拓展到木材、食品及汽车零部件等进口货品。

据介绍,该模式与传统融资方式不同,将海运规则沿用到了陆路运输,应用在信用证、托收、汇款等各种结算方式的融资结算。截至今年2月底,重庆自贸区已累计签发铁路提单81笔,帮助企业融资约2200万欧元,大幅降低资金占用规模和成本,有效规避国际结算风险。目前,这一创新成果已经入围国家第三批自贸区31个最佳实践案例之列,并面向全国推广。

新设企业不断突破

来自成都海关的数据显示,目前,四川自贸区累计新设企业14万家、注册资本超过1.5万亿元,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349家。以不足全省1/4000的面积,贡献了四川省1/4的外商投资企业、1/10的进出口、1/10的新设企业,主要指标位居第三批自贸区前列。

截至2021年3月,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累计新注册企业突破7.2万家,是河南自贸区成立前的3倍多,平均每天新注册企业约80家,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以全市1%的土地面积,贡献了20%的新注册企业;累计实现实际利用外资约24亿美元。高端装备、汽车制造、现代物流、金融、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对郑州市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加明显。

为辽宁省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探索新途径、累积新经验,辽宁自贸区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20年底,辽宁自贸区累计新增注册企业突破6万户,新增注册资本超过8000亿元;2020年财政收入实现1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90亿元,约为成立前的4倍。国家赋予辽宁省的123项改革试点任务已经全部落地。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按照国家赋予辽宁自贸区的试点任务和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求,辽宁自贸区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

2020年12月,大连自贸片区首创的“经营资格综合凭证”行政审批制度正式施行。“经营资格综合凭证”为涉企经营许可集合,凭证上的二维码链接企业对应的“法人空间”,“法人空间”中装有营业执照和各种经营资格许可证的电子版本,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即时查看企业的各种经营资格,接受社会监督。在自贸片区内以“经营资格综合凭证”代替其他所有经营资格许可。在自贸区外,企业可以使用“法人空间”中经营资格许可证的电子版本,不影响企业在自贸片区外的经营活动。

据介绍,通过“经营资格综合凭证”,企业只需一张营业执照和一张综合凭证,就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增加经营资格时,不需要重新换发“经营资格综合凭证”,仅需更新“法人空间”内容即可。这是大连自贸片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商事制度、审批制度等改革持续走向深入的又一创新举措,标志着大连自贸片区在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上取得新突破,也将有力助推大连自贸片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建设。

产业集聚动能强劲

优势产业是自贸区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进制度创新的前提。4年来,陕西自贸区聚焦新产业、培育新业态、打造新模式,临空经济、文化旅游、健康医疗产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

陕西自贸区空港新城功能区同时拥有口岸、综保、跨境、临空、国家级新区等多项开放功能和政策优势,2020年实现货邮吞吐量37.63万吨,总量排名进入全国前10位。围绕“航空服务功能区”的定位,空港新城重点发展航空枢纽保障业、临空先进制造业、临空高端服务业三大产业,目前已聚集176家物流企业、14家航空公司区域总部,以及航食加工、航空维修等项目,临空经济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布局“十四五”,陕西自贸区将不断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会展产业、现代农业、临空临港产业、跨境电商等,各功能区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我们要通过打造制度创新的高地,形成产业聚集的洼地。”陕西省自贸办主任赵璟说。

作为国家第三批自贸区试点之一的湖北自贸区,自2017年4月份挂牌起,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总体方案,就明确“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努力成为中部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和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定位。

近日,湖北省发布《支持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该《措施》围绕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加强科技和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建设开放型经济新平台和加强联动发展等9个方面,提出68条措施,要求在2023年底前完成或取得突破性进展。

据悉,在发展高端产业方面,湖北自贸区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推广一批在线新经济应用场景,促进互联网+教育、网络游戏、高端航运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快打造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

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增长。2020年,沈阳片区94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高新技术企业达193家,是成立前的15倍。43家企业被认定为辽宁省雏鹰企业,两家企业的产品入选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

沈阳片区从引进和培育科技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双创基地等10个方面建立促进科技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支持体系,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域内企业有效发明专利达1173件。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有效拥有量均进入辽宁省该三项指标的前10名。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