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有妙招:优化政策+投贷联动
摘要:截至2020年末,全国民营企业贷款余额为50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4%,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为15.3万亿元,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8.1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张洽棠
融资难融资贵是长期困扰民营企业的难题,无论是政府、银行还是投资机构等,各类机构组织都在努力解决融资问题。
相关专家表示,解决融资问题需要多方合力,一方面是把握好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产业基金+投贷联动”等新型投融资方式也值得推广。
把握好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中小微企业在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韧性是经济韧性的重要基础。在我国,中小微企业贡献了全国80%的就业、70%左右的专利发明权、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
近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指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高度重叠,是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的主力军,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重要力量,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具有举足轻重、事关全局的重要作用。
会议提出,要把握好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金融机构要不断提升能力,做到敢贷、愿贷、能贷、会贷。这意味着今年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和能力将会继续优化、提升,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与此同时,围绕抓好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发展环境三个领域,聚焦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着力加强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保护,紧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这一目标,努力构建中小企业“321”工作体系。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国民营企业贷款余额为50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4%,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为15.3万亿元,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8.1个百分点。
近年来,银保监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民营企业贷款规模也在持续上升,但全国工商联调研统计数据显示,民营企业融资难现象仍然存在。
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日前表示,市场确实仍然存在着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研究解决。
梁涛称,民营企业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涵盖着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既有大中型企业,也有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还是应该客观分析,既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与民营企业的自身经营管理有一定的关系。部分大中型民营企业遭遇融资的困境,有的是因为公司治理的不健全、产权不明晰;有的是片面追求集团化、多元化,偏离主业;还有的是融资结构不合理,对资金来源、成本期限缺乏统筹考虑,稍有经营不慎或市场波动就会出现资金链的紧张。
因此,银保监会下一步将分类施策,支持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梁涛表示,对于市场有前景、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符合普惠型小微企业标准的民营小微企业,延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引导银行加大“首贷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将融资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
近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布了《疫情背景下的企业成本及其运行状况:2020年“企业成本”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其中在线上问卷调查了1.7万多家企业融资成本变化情况。报告显示,2019年样本企业国有企业平均融资规模为9738万元,而民营企业仅有2695万元,国有企业融资规模是民营企业的3.6倍。从融资成本来看,国有企业获得的银行长短期贷款、民间借贷的融资成本都低于民营企业,而债券发行利率在某些年份高于民营企业。财科院实地调研发现,国有企业贷款不难,甚至有银行为完成贷款任务主动请企业贷款,但民营企业或者中小规模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长期存在,政府一直努力解决这个难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监管部门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上述报告显示,2020年以来,63.5%的样本企业认为现金流压力适中、资金链运转正常,31.82%的企业认为“现金流紧绷、资金链容易断裂”,仅有4.68%的企业认为现金流宽松、运转资金充足。大部分企业资金运转正常,未出现经济危机风险,局部风险可控。
“产业基金+投贷联动”解决优势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创新,“产业基金+投贷联动”正是创新做法之一。
2018年底,国投招商管理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与北京精雕集团正式签署7.5亿元股权融资协议,支持其在宁波、广州、天津、西安等地同时建设总投资合计28亿元的五轴联动高档精密数控机床研发和制造基地,提升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三大区域精密医疗器械、精密模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压缩机及泵体叶轮等先进制造产业集群的国产装备供给水平。
精雕集团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高档数控机床是指具有高速、精密、智能、复合、多轴联动、网络通信等功能的数控机床,在航空航天装备、汽车、电子信息设备等重点产业有广泛应用。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床装备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但是,我国90%以上的高档数控机床严重依赖进口。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作为与集成电路、大飞机、载人航天等项目同等重要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精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精雕集团长期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已形成了一支近千人的研发团队,其用于电子信息产品加工的中小型高档精密数控机床,在硬件制造能力、软件开发能力、市场应用能力等方面,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24年来,精雕集团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先后承担了3项国家级科技专项、2项北京市级重大项目及北京市科委精机工程等多个项目,获得近200项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国投招商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京津冀基金通过投资助力京津冀产业协同率先突破,在对高档数控机床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企业竞争核心要素及市场化股权融资方案作出综合判断的基础上,决定对精雕集团进行7.5亿元战略性股权投资,并联合银行,通过“基金+投贷联动”的方式解决企业资金需求。同时,积极协调北京、河北、天津、浙江、广东等相关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支持精雕集团跨区域发展。
2019年,国投招商与工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所投企业搭建银企合作桥梁。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累计为20家被投企业核定授信总额超200亿元,累计为16家所投企业提供融资近40亿元。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