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效果明显
摘要:总的来看,两年间,相关部门和试点地区勇于开拓创新,在形成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探索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等方面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探索,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记者 | 季晓莉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仅仅是“开放”,实质是“改革”。在酝酿试点方案和征求意见的过程中,部分沿海、内陆沿边省市反映,当前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仍面临不少体制机制障碍,需要啃硬骨头。选择部分城市、区域先行先试,先易后难、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取得经验后再复制推广,有助于真正破解制度障碍,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
2016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在济南市、南昌市、唐山市、漳州市、东莞市、防城港市、浦东新区、两江新区、西咸新区、大连金普新区、武汉城市圈、苏州工业园区等12个城市、地区,开展为期两年的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
该试点试验力求通过不超过两年时间,在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进一步拓展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综合试点试验城市和区域面积较大,有的甚至超过1万平方公里,是一种“面”上的改革;涉及的行业也更为宽泛,包括现代农业、一般制造业、产业集群及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其对外开放层次、水平差异也比较大,覆盖的基层组织、市场业态更为完备,更能体现国内不同地区开放的特点。
例如,两江新区是重庆市下辖的副省级新区、国家级新区,也是中国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在试点试验中形成了“中欧班列(渝新欧)+整车口岸+整车保税+贸易功能区”进口整车发展模式,进口整车经中欧班列运抵重庆,经重庆铁路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通关,以整车保税方式转运至重庆保税港区贸易功能区进行展示展销,形成了从欧洲工厂直通终端销售的新业务模式。
再如,苏州工业园区设立的金鸡湖境外投资服务联盟,通过组织协调境内外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机构、评估机构、投促机构等成立服务联盟,实现政府、中介机构与企业的有效连接,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可靠且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境外投资服务。
武汉城市圈则创设了“园区共建、收益共享”开发区共建机制,实行以园区管委会为主导的合作共建园区开发建设新模式,设立的园区管委会作为乙地政府派出机构,甲地将先进的开发建设模式和经营管理理念复制到共建园区;共建双方在“经济托管+股份合作”模式下,实现收益共享。
福建省漳州市的“多评一表”并联审批新模式,将项目立项阶段所涉及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等十几项评估报告中的关键性指标抽离出来,整合成一张表,实行要素审查。通过把审批提速的着力点从审批部门内部拓展到审批全流程,漳州市对业主准备资料、中介机构准备评估报告到行政部门审批等全流程进行优化,有效促进了建设项目审批改革。
总的来看,两年间,相关部门和试点地区勇于开拓创新,在形成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探索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等方面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探索,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