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山西陵川:以工代赈“乘法”效应让群众的“金饭碗”盛上“香饽饽”

2021-02-24 17:00 中国发展网
乡村生态旅游 乡村振兴

摘要:随着丈河村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的持续改善提升,在秀美自然风光和厚重文化加持下,丈河村的乡村生态旅游逐渐由休闲向体验、康养发展。

编者按 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公布,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主要内容包括“两个决不能,两个开好局起好步,一个全面加强”。“两个决不能”是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决不能出问题、粮食安全决不能出问题。“两个开好局起好步”是指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都要开好局起好步。“一个全面加强”是指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在山西,“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工作早已排兵布阵开来。不仅在做好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方面不断深化以工代赈工作,而且积极推进农业示范区建设探索模式创新,同时通过加强山西“农谷”建设推动全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荆文娜 崔志强报道 2020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意见》,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因地制宜实施一批项目,在补上“三农”领域基础设施短板、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提档升级、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中寻找切入点。

近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表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今年和“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最重要的任务。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陆续开展以工代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山西省晋城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跃卿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在过去3年,晋城市陵川县注重发挥以工代赈“乘法”效应,探索同乡村振兴衔接的有效途径。在丈河村,当地抓住高质量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的契机,大力推进河道治理和片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深度挖掘生态旅游开发及森林康养资源,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方面初见成效,成为陵川县通过以工代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一个标杆。该村先后荣获“中国传统古村落保护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全国文明村”等称号。

聚焦痛点,发挥以工代赈“乘法”效应

丈河村自然风光秀美,四周群山耸立,廖东河绕村而过,森林覆盖率高达81%,生态康旅开发潜力巨大。丈河村支部书记石爱国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3年前由于廖东河蓄水能力差,没有形成水域生态景观,既留不住游客,又不利于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群众抱着“金饭碗”却过着穷日子。据介绍,该村脱贫摘帽前共有贫困户95户、贫困人口287人,贫困发生率18.5%。

近3年,丈河村聚焦制约发展痛点,以高质量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为契机,充分释放以工代赈“乘法”效应。2018~2020年,山西省发展改革委累计投入省级以工代赈资金1022万元,通过对3.54公里廖东河进行治理,带动打造了5.6万平方米的河道景观。项目实施过程中,丈河村把组织群众务工、发放劳务报酬、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激发内生动力作为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的初衷,不断夯实脱贫攻坚基础,谋划衔接乡村振兴,打开了以工代赈“乘法”效应大门。

据了解,丈河村采取“培训+上岗”的方式,通过3年工程实施,有18人从普工转变为技工,日均工资从100多元上涨到200多元;有23名群众能够熟练掌握中小型机械作业。同时,丈河村强化以工代赈工程后期管护,增设河道清理、环境保洁、森林防护等公益性岗位21个,每个公益岗位务工群众年均增收达6000元以上,保障了该村困难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稳定增加收入。

丈河村村民秦玉亮正值年富力强的中年,因照顾母亲不能外出打工,加之儿女上学使得生活更为拮据。不过从2018年开始,秦玉亮家的生活不断发生积极变化。当年丈河村实施以工代赈河道治理工程,有“半把手”匠人基础的秦玉亮踏实能干,由“小工”成为“大工”,工资由108元涨到220元,后又逐渐成长为小组长。项目完成后,秦玉亮掌握了更多技能,积累了管理经验,在之后的环境综合整治中还承接了一些小工程。如今,他组建了自己的施工队伍,在本村和当地承揽工程,日子好了,生活富了,他正张罗着买新房为儿子操办婚事。

项目和资金撬动,变身多业融合发展“聚宝盆”  

石爱国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丈河村的以工代赈“乘法”效应主要体现在项目和资金的撬动作用上。

丈河村连续3年整合其它涉农资金650万元,大力实施片区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铺设雨污水管网10公里,修建污水处理站1座,巷道硬化1万平方米,整修公共文化广场2000平方米,配备健身器材20余套,村内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2020年,丈河村接待游客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00余万元,较2017年分别增长43%、52%。

与此同时,丈河村还创新与科研院所合作模式,该村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致力引进智囊智库,推动乡村高水平发展。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丈河村与山西农业大学达成合作意向,签订校地共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协议,充分发挥山西农业大学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多学科专业等优势,设立丈河科技示范与乡村振兴专家大院、“农林文旅康”科技工作站、培训中心等,开展休闲康养农业、康养果园、康养生态蔬菜园、生态养殖、农业废弃物资源再利用、数字乡村建设等多领域科技示范,把丈河村打造成了山西农业大学教学实践基地,通过举办摄影、书画、征文、踏青等活动,借一幅幅精美的文艺作品不断扩大丈河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丈河村成为留得住乡愁、寄寓着乡恋的寄托之所。

在此基础上,丈河村新型合作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该村聚焦乡村振兴,吸引山西耕读苑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晋城南太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晋城市国投等多家企业投资,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将以工代赈项目形成的资产量化入股企业,发展康养旅游接待;农户利用房屋出租、置换等方式,盘活土地、宅基地、林地等资产资源,实现了项目资金变资产、经营资产变资本、受益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效应。截至目前,丈河村通过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已发展特色新产品销售户8家,新建农家乐11家,成立新型专业合作社13家,带动农户68户。“仅流转土地一项,每年就能为群众带来55万元的流转收入,户均增收2600元。”石爱国强调。

他表示,通过积极整合其他涉农资金,丈河村将引资和引智相结合,科技成果研发与推广示范相结合,加强与科研院所产学研深度合作,多措并举构建发展框架,农林文旅康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当地人的“金饭碗”终于盛上了“香饽饽”,丈河村变成了多业融合发展的“聚宝盆”。

巩固成果,绘就乡村康旅振兴蓝图

随着丈河村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的持续改善提升,在秀美自然风光和厚重文化加持下,丈河村的乡村生态旅游逐渐由休闲向体验、康养发展。

丈河村以工代赈项目实施后,环境美了起来,人流量大了起来,游客们舌尖上的需求逐渐从“一碗饭”发展成“一桌饭”,从家常便饭到特色小吃,消费水平从十几二十元提高到百八十元。村民宰俊江看到并抓住这一商机,贷款80万元把过去的小饭馆变成460余平米的小楼,开起了食宿“农家乐”。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2018年第一年,宰俊江便还清了外债,面对如今节假日旺季一床难求、一座难求的情况,还开启了“定单式”经营。

以工代赈的“乘法”效应正在丈河村深度发酵,一幅描绘乡村振兴的康养旅游发展蓝图徐徐展开。几年来,丈河村支村两委干部立足村情、顺应民意,找项目、找技术、找资金、送服务,持续推进“三变”增收,带领全体村民共同致富,2020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万元。丈河村围绕“金翠丈河 慢游胜地”目标,致力塑造中国太行“自行车谷”,谋划实施河道延伸、河滩整治、生态停车场、乡村公路、登山步道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推行“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岗位设置+资产折股量化分红”以工代赈模式,积极申报国家示范工程,持续放大以工代赈“乘法”效应,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十四五’期间,丈河村将聚合以工代赈河道整治形成的水面景观、沿凤凰古道1万亩的次生原始森林、特色景点、古村、古街、古民居等资源载体,大力发展赏花踏青、绿色采摘、农事体验、农耕文化、森林氧吧、森林瑜伽、农家民宿、水上娱乐、自行车赛事举办等新业态,打造‘花卉景观农业、农业观光休闲、亲水休闲养心’金翠丈河康养胜地名片。”石爱国展望道。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