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自贸片区: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外籍自然人完成经营登记
摘要:为哈萨克斯坦、蒙古国自然人办理经营登记证,必将为进一步开展互贸商品落地加工、丰富互贸商品货源奠定良好基础。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建设,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贡献绥芬河自贸片区的智慧与力量。
中国发展网讯 今日,由绥芬河市委宣传部获悉,1月 22日下午,哈萨克斯坦、蒙古国自然人在绥芬河自贸片区行政审批中心成功办理了经营登记,代理人从片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营业许可证,获得作为互贸采购商在绥芬河片区开展业务的资质,这也是继俄罗斯籍自然人在绥经营登记后,绥芬河自贸区外籍自然人经营登记突破三个国家。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毅与互贸区管理局局长李鹏涛进行了见证。
据悉,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积极探索沿边自贸试验区经济发展新模式。为了充分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优势,绥芬河自贸片区在2016年出台实施《俄罗斯籍自然人在绥芬河市互市贸易区内经营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基础上,结合国务院2019年最新边贸政策,积极鼓励引导“外籍自然人”投资创业,营造国际化、规范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哈萨克斯坦、蒙古国自然人办理经营登记,不仅方便了外籍人员在绥芬河自贸片区的经商创业,同时也让外国人亲身感受到中国对外开放的便利和自由贸易的成果。
目前,绥芬河自贸区互贸局已吸引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萨、蒙古三个国家外籍自然人落户;进口商品已实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韩国、乌兹别克斯坦5个国家入区,成功从单一对俄单边转向了多国多边共同发展。绥芬河自贸片区积极谋划建设互贸加工产业园区,率先实现了亚麻籽、油菜籽、葵花籽等互贸商品进口加工,全年互贸进口量实现17.4万吨,同比增长114.7%,约占全省的85%。已成立5家边民互市贸易合作社,参社边民达2400人,对推动兴边富民发挥出积极作用。
为哈萨克斯坦、蒙古国自然人办理经营登记证,必将为进一步开展互贸商品落地加工、丰富互贸商品货源奠定良好基础。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建设,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贡献绥芬河自贸片区的智慧与力量。(倪馨 邵丹)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