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第一书记的“甜蜜事业”

2021-01-21 08:33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在合作社的经营下,成熟后的“索驼驿站”哈密瓜正式上线,最终销售额达到40余万元,每栋大棚实现收益1.5万余元,是玉米亩产值的15~20倍。徐宏的“甜蜜事业”有了回报。

 徐宏(右二)变身“导游”,在索驼驿站景区接待游客。徐宏/供图徐宏(右二)变身“导游”,在索驼驿站景区接待游客。徐宏/供图

2020年8月下旬,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坡头乡索驼村40余亩哈密瓜进入丰收采摘期,共约3.25万颗、10万余斤,这是驻索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徐宏统计出的数字。望着这满棚饱满的哈密瓜和村民喜笑颜开的神情,那一刻,徐宏悬着的心总算落地。

2019年是永和县脱贫摘帽的冲刺之年。这年4月,徐宏主动请缨前往永和县索驼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启了一段与黄土地打交道的扶贫之旅。为了带领当地村民通过发展哈密瓜产业脱贫致富,他可费了不少周折。

顶着压力谋定产业转型之路

地处吕梁山南麓、黄河东岸的索驼村户籍人口691人,常住人口却不到200人,贫困一直困扰着这个小山村。“在古时,索驼村曾是商旅过往的交通要道,如今,则成为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索驼村党支部书记郭海利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走马上任伊始,从未在农村生活和工作过的徐宏就面临着政策关、语言关、饮食关、生活关等一系列考验。准备扎根在此的他迎难而上,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入户深入调研了索驼村的每一个贫困户、党员户。

在徐宏看来,在加强党建的基础上,如何因地制宜引领村民致富,为百姓铺一条产业多元发展的致富之路,彻底甩掉贫困帽是当务之急。徐宏在寻找机会,机会也在向他招手。2019年12月,徐宏在杭州参加中央选派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案例选》中,他看到海南省乐东县福塘村通过种植大棚哈密瓜实现脱贫致富的实践案例。那时,一心想着优化索驼村产业结构的徐宏眼前一亮,在经过一番咨询和了解后,暗暗下定了将哈密瓜引进索驼村的决心。

徐宏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索驼村祖祖辈辈种植玉米,即使好年份亩产值也不过千余元。而索驼村拥有黄河沿岸特有的沙壤土质,以及早晚温差大、白天日照强、山泉水灌溉等种植哈密瓜的天然优势。经过一番思索和前期调研,徐宏决定带头“吃螃蟹”,为村民谋一条康庄致富路。

然而,2020年1月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徐宏既有的节奏和计划。直到3月,随着疫情缓和,他才正式迈出了调研论证、考察选址的第一步。其实,从一开始,摆在徐宏面前的就是一连串的问号。其中既有来自领导的期待,“网纹甜瓜有机旱作能否引领农业转型?”也有村民的疑惑,“种了一辈子玉米,种哈密瓜能行?”还有疫情影响下对于复工复产时间的延误。

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决心一试的徐宏快马加鞭。3月19日,索驼村历史上第一次产业发展大会召开。这次会议上,徐宏深入阐述了索驼村当前的产业发展情况,以及种植哈密瓜的优势和前景。面对徐宏绘制的哈密瓜蓝图,村民们窃窃私语,有支持和响应,但更多是观望和质疑。对于这些声音,徐宏很理解,“在这片黄土地上,祖祖辈辈都没有种过哈密瓜,到我这怎么就能行呢?”

然而,时间不等人,3月份本是哈密瓜下种的最好时节,已经因疫情影响了开工进度,他不能再错失最后的机会。

时不我待。在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一周后的3月25日,“索驼驿站”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股东大会随即召开。“筹立合作社是开启哈密瓜种植产业的先决条件,这样才能走市场化、合作化之路,让村民得到最大实惠。”徐宏说。

紧锣密鼓翻开产业发展新篇章

在徐宏的规划中,村民的收入来自三部分:土地流转租金、管护大棚务工工资以及合作社分红。在股东大会上,最终有27户村民入股当上了股东,索驼村产业发展自此翻开了新的篇章。股东大会后的徐宏马不停蹄,先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和永和县争取到170万元项目资金,而后又在哈密瓜示范园建设上,争取到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谷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全程技术指导。

为追赶进度,同时将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徐宏和索驼村两委一方面紧锣密鼓做村民思想工作、谈土地租赁、签流转合同,另一方面严格按照财政制度,多方询价,积极寻找建材企业,筹划大棚建设工程。最终在4月底前顺利完成了45亩土地的租赁流转。5月6日,哈密瓜有机旱作种植示范园正式开工建设,截至5月31日,28栋、2万平方米标准化的塑料春秋拱棚已经矗立在索驼村。

万事俱备,只欠瓜苗。6月1日,就在大棚完工的第二天,经过前期异地育苗的4.5万株西州蜜25号网纹甜瓜幼苗运抵索驼村,开始定植。在徐宏看来,一株株幼苗落地生根、生长,承载着索驼村全体乡亲过往数月辛勤付出的心血,也承载着索驼村未来脱贫致富的希望。为了保证瓜苗茁壮生长,合作社聘雇了包括贫困户在内的9位村民在示范园务工,平均每人管护3个大棚。为了加强科学管理,同时推动互学互进,村里每月对他们开展一次现场考评,由技术指导员、管理负责人带领全体务工村民逐一观摩、考核大棚,并进行点评。“考核合格,每人每月可以挣到2400元工资。”徐宏说。

有苗不愁长。在村民精心呵护下,瓜苗一天一个样,抽芽长叶、开花结果。到8月下旬,西州蜜25号、玉菇、金蜜等网纹甜瓜品种接续成熟,正式进入采摘期。望着满棚成熟的哈密瓜,村民们乐开了花,徐宏心里悬着的石头也落了地。“我对村民的承诺没有食言。”徐宏说。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助“四驾马车”行稳致远

在合作社的经营下,成熟后的“索驼驿站”哈密瓜正式上线,最终销售额达到40余万元,每栋大棚实现收益1.5万余元,是玉米亩产值的15~20倍。徐宏的“甜蜜事业”有了回报。

哈密瓜示范园的探索难能可贵,在徐宏看来,通过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实现了全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丰富了休闲农业、文旅商贸等现代产业门类;通过有机旱作,实现了养殖业、种植业有效衔接和循环发展,促进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通过土地租赁、优先雇用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务工、合作社收益分红等形式,建立了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带动了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在索驼村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徐宏按照党建立村、健康强村、文化兴村、“三业”富村的发展思路,奋发有为,引进帮扶款物近1000万元。如今,索驼村已拥有了多项“第一”——首个村卫生室互联网健康小屋、第一个村级道德银行、首个村级新媒体平台、首个村级中长期发展规划、首个信用示范村……这些“第一”有力见证了索驼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徐宏为索驼村绘制的蓝图中,农业、旅游、商贸、文创是拉动村里未来经济发展的“四驾马车”,是通往乡村振兴的致富钥匙。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村民个人年均纯收入实现比脱贫攻坚之初翻两番的目标。在农业上,索驼村未来将立足打造瓜果、稻谷、药材三张名片,蹚出一条有机旱作的新路;在旅游上,2020年陆续建成了索驼古驿站景区、主题邮局、村史馆、农耕文化展示馆、黄河文化体验馆、垂钓园等游览观光项目,今后将进一步提升服务接待能力,打造有黄河风情、黄土文化、晋陕特色的研学教育基地;在商贸上,依托青年创业团队,建好电商平台,通过网络销售、直播带货、大宗采购等形式,让索驼有机绿色的农副产品走出大山,打响“索驼驿站”农产品品牌;在文创上,积极开发骆驼系列和驿站系列剪纸、泥塑、蛋雕、明信片等文创产品,编制《老驼客》皮影戏,让乡亲们记忆里的乡愁也插上现代的翅膀……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