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抢抓新基建机遇,加快数字化转型
摘要:新基建实际上是来支撑数字经济的,就像原来老基建支撑工业经济是一样的。新基建对于中国至关重要,一旦我们能够抓住新基建带来的机会,就有可能占据未来若干年的领先优势。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杨虹报道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运行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数字经济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能,并在保障消费和就业、推动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情况下,如何夯实数字化基础、推动数字新基建、完善智能化发展生态,已经成为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助力我国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重要途径。
近日,中关村U30青年创新创业座谈会暨2020年启动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深入了解青年创新创业情况,同步开启2020年的招募选拔和服务工作。启动活动后,特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教授,围绕《抢抓新基建机遇 加快数字化转型》进行了主题分享,同时通过对话投资人、青年创业者等互动环节,具体讲述新基建如何赋能中小型科技企业转型升级。分享及研讨同步在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网络平台进行首播,当天即吸引近12万人次在线观看。
以下为朱岩教授开讲全文:
最近一段时间疫情在全球蔓延,引发了全球的经济停滞,由此也引发了大家对于发展,尤其是对经济转型的新思考。当前我们正在经历工业经济发展的后期,同时也迎来了数字经济时代,应对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目前都有着不同的策略,中国比较早控制住了疫情,所以比较早的开始了新经济发展的历程,推出了新基建。新基建实际上是来支撑数字经济的,就像原来老基建支撑工业经济是一样的。新基建对于中国至关重要,一旦我们能够抓住新基建带来的机会,就有可能占据未来若干年的领先优势。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也专门对新基建的内涵做了阐述,把它分成了三个方面,我们从中也能看到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机会,以及我们企业、个人面临的新机会。
第一类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覆盖面很广,发改委的文件里重点讲了三个方面。第一是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通讯设施一旦提升,意味着它的时延降低,对于很多物联网应用将会是极大的利好,而且中国在这一方面已经领先。未来几年大家会陆续看到在5G、物联网上面的加大投入,所以通讯网络基础设施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新基建内容,而由此我们会进一步去创新基于这样通讯网络之上的应用。第二是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这些算力也就是数据中心,中国的数据中心现在还是缺乏的,所以需要大力的发展算力基础设施。第三是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的应用一定要有一些技术基础设施作为支撑才能够用得好。比如人工智能,现在大量机器学习算法需要海量数据,需要我们相应数据的一些标注,也就是说要实现人工智能实际上是需要大量的相关基础设施才能更好把它做起来。在算力基础设施上这个价值不仅仅是一个数据中心的价值,还包含着数据作为资产未来的价值。中央这段时间也专门出了文件,叫做要素市场化配置。从要素市场上来看,这次国家增加了一个新的要素就是数据要素,也就是数据已经变成了和土地、资本、技术一样重要的新要素。有了这样新的基建、新基础设施,我们就能把生产要素存储好,使用好,才有可能在生产要素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它创造更大的价值。当数据变成了一种资产,当它变成了我们生产要素之后,很多企业必须要去思考你拥有数据,是不是也拥有数据的价值。
第二类新基建,融合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是指我们用新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来提升老的基础设施,大量老的基础设施是支撑以往工业社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内容,而我们现在需要用新技术赋予它新的内涵,进而产生大量创新的可能性。比如交通,如果为交通加入物联网、车联网,交通基础设施也就智能化了,可以去支撑未来更多交通行业的创新。所以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对每一个企业的创新是极其重要的,它可能会改变每个人的生活,改变每个企业的生存环境,甚至改变整个社会运营的方式。比如公交车,如果仅仅把它当作出行工具,公交所能承载的经济内涵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但在数字时代,在物联网时代,公交车能够带来的不仅仅是客流人员的位移。如果把公交车和数据融合在一起,把公交系统转型升级,公交系统就变成了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它所承载的内容不只是每天在北京1000万乘客这样一个数字,而是1000万乘客遍布在北京哪一个角落,从而指导我们去优化商业配置,把城市的潜力发挥出来。再比如房地产,房地产行业也是基础设施,原来觉得地产行业的基础设施已经告一段落,但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我们看到在物理空间里还存在着数字空间,我们不仅仅是在一个建筑里面遮风避雨,还需要了解这栋建筑里面空气的质量、温度、电磁辐射等等,各种各样的数据已经变成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于消费市场是愿意为这样的数据买单的。而经营这样一个数字空间,就会为地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换句话说,在工业时代大量的传统基础设施,都需要通过和新技术的融合来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创造出大量新价值。
第三类新基建,研发型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这对综合国力提升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加大了投入力度,我们看到了像天眼望远镜等一系列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在中国的建设,而且已经全球领先。比如清华大学投入的全球分辨率最高的照相机,这个照相机是照大脑活动的,当达到全球最高的分辨率时,我们对于脑科学的研究就有可能上升到新的台阶。当然在研发类基础设施里还有一项非常重要,就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每个企业都需要加大自己在研发基础设施上的投入,才有可能在激烈竞争当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上述三类基础设施当中也能看到,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修桥铺路类型的建设项目,新基建不光是建而是用,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它用好。对新基建的使用,国家在4月7日也发布了相关的文件,讲了企业要“上云、用数、赋智”,这六个字实际上是从三个层面让我们企业思考如何在新基建基础之上创造更大的价值。
上云。上云是企业层面的,企业要通过上云来打造数字化企业,要实现对云、对各种各样基础设施应用的能力,通过这种应用能力创造出企业新的价值,所以上云不是目标,通过上云实现数字化转型,创造出新的价值才是目标,上云要求企业认真思考如何改变企业现有商业模式、产品、服务,通过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实现数字化的转型。
责任编辑: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