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四方面工作确保污染源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全面

2020-06-10 18:08 中国发展网
污染源普查 全国污染源普查

摘要:建立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配套技术规范。根据污染源普查方案要求,结合普查各个阶段的质量管理重点和难点,制定覆盖普查全过程和全员普查数据质量管理规定,明确各级普查机构、第三方机构参与普查工作的责任,规定普查员、普查指导员选聘管理要求,制定分污染源、分行业的普查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为实施普查数据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中国发展网讯  6月10日,国新办举行《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主任洪亚雄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数据质量是污染源普查的生命线,为了确保污染源普查,把质量定义为真实、准确、全面。在建立制度规范、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现场核查等方面,全面落实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质量管理制度,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配套技术规范。根据污染源普查方案要求,结合普查各个阶段的质量管理重点和难点,制定覆盖普查全过程和全员普查数据质量管理规定,明确各级普查机构、第三方机构参与普查工作的责任,规定普查员、普查指导员选聘管理要求,制定分污染源、分行业的普查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为实施普查数据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第二,严格质量管理的责任落实。对各级普查机构落实普查数据质量责任的情况,自始至终定期调度,通过调研、调查、质量抽查等手段,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培训情况进行抽查。对普查数据质量审核责任落实情况,上级部门审核发现问题整改的情况进行量化跟踪。对不认真落实质量管理责任的普查机构及相关人员,采取提醒、通报、发督办函等方式,督促普查机构和参与普查的相关人员严格落实普查数据质量责任。

第三,强化普查数据质量的现场控制。数据采集阶段质量审核是普查的第一道关,在这个阶段,污染源基本信息填报全面准确、后续污染物排放量才能精确可靠。在强化培训全覆盖的同时,各级普查机构充分运用小视频等手段,将普查表的填报要求、审核要求、有关审核软件使用技巧等进行明确,便于普查员、普查对象了解填报要求。同时,组织各种形式的检查抽查、抽样复、集中审核,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四,强化普查结果汇总数据阶段的集中审核。从国家层面,集中部署数据审核环境,邀请全国各个行业的专家和地方技术骨干,分源、分行业开展集中审核。按照依法、科学和精准审核的原则,通过不同的区域、行业、流域普查大数据的比对,分析发现问题,然后组织整改,形成了上下互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