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马边:易地扶贫移民搬迁聚焦“决战决胜”实施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战略
摘要:瞄准绿色有机农业资源和自然山水、民族文化等旅游资源,按每个退出村27万元、脱贫户6000元的标准投入帮扶资金,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一批特色富民产业。一是培育生态农业增收。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李平贵报道
马边彝族自治县是位于四川西南边缘小凉山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中纪委、省纪委定点帮扶县。
近年来,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精准锁定“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聚合帮扶资源,全力脱贫攻坚,努力打造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示范县。
2016年,全县累计投入23.6亿元,大力实施“十大扶贫工程”,完成16个贫困村退出,易地扶贫搬迁4520人,其中集中安置631户2482人,分散安置468户2038人,占目标任务107.4%,脱贫攻坚实现“首战首胜”。2017年马边“紧锣密鼓”聚焦 “决战决胜”,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与旅游融合发展战略,确保“十三五”占全市任务46%的19522人易地扶贫搬迁全面落实。
抓点带面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紧扣“挪穷窝、换穷业、断穷根”,整合投入资金2.6亿元,统筹推进“四位一体”战略,推动传统彝家山寨向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社区转变,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全域的扶贫带动效应。一是在定位上突出特色。坚持把特色塑造作为切入点,立足村情民俗、自然生态,突出“一户一景”“一家一园”,统一设计住房户型图3类18种,统筹推进“四个特色品牌创建工程”,培育发展主题乡村旅游,造点成珠、串珠成链,推进全域旅游。建成“灵秀无双”两河口等一批特色村落聚居点,启动永乐光辉特色小镇规划,着力建设雪口山温泉漂流“千户彝寨”。二是在推进上挂图作战。落实书记、县长“双牵头”,36名副县级领导全覆盖挂联项目村,整合“五个一”驻村帮扶力量,凝聚工作合力。建立《进度台账》《问题台账》《问题协调落实情况台账》“三本台账”,创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套方案、一抓到底”推进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2016年建成36个村46个聚居点,完成搬迁1212户4207人。三是在管理上依靠群众。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创新项目管理模式,通过群众自主推荐代表组建质量监督小组、理财小组和工程协调小组,推行项目群众审、调地群众议、户型群众选、监理群众管,凝聚强大共识,加快项目进度。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1267户5554人已全面启动,实施建设集中安置点19个563户,分散建设704户,目前集中点已动工14个389户,占任务的73.68%、69.1%,散建点全面动工建设,预计6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年底前全部搬迁入住。
立足实际整合生态旅游开发。围绕“山水彝乡、秀美马边”总体定位,以创建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坚决有力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四个着力”“三篇文章”总体部署,立足县情实际,精心做好规划、配套、特色“三篇本土文章”,全力打造以旅游为主导的经济新增长极。2016年实现旅游收入6.66亿元,旅游接待人数达125.8万人次,分别增长11.8%和27%。一是规划引领,促进高点起步。围绕“山水彝乡、秀美马边”总体定位,立足“一点多极”战略,依托彝家新寨建设,在项目布局上,突出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靛兰坝丹霞地貌、石梁大佛等旅游资源,集中优势、重点打造,构建以县城为核心,以烟峰、民主、荣丁等乡镇为支点的彝家风情、苗族文化、汉区庭园新寨旅游长廊。高起点编制《马边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个、新寨旅游规划12个,形成以总体规划为龙头,集单体规划、详细规划、景点控制规划为一体的规划体系。二是多元配套,夯实旅游基础。按照“出门即旅游”理念,大力实施“新寨+”战略,对新寨周边、通村公路沿线,因村制宜配套茶叶、核桃、青梅等观光生态农业,实现与新寨旅游互补发展。目前,全县建成彝家新寨163个1.2万户,初步形成全省最大的彝寨集群,拥有乐山市唯一的苗家新寨——玛瑙苗寨,和全省最大的彝寨——烟峰彝家新寨。三是政策扶持,加快产业发展。强化资金支持,出台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每年安排县财政收入的2%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以旅游扶贫示范村为重点,通过“以奖代补”方式,鼓励企业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完善服务设施配套、宣传营销等,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并采取流转、入股等形式灵活解决用地问题,优先保障旅游项目用地。与高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搭建调查研究、学术交流平台,为旅游扶贫提供智力支撑。四是错位发展,塑造特色主题。坚持旅游为体、文化为魂,加快打造“雾里莲花”“云霄芦笙”等民俗村落及民族歌舞、祭祀等文化品牌,启动明王寺、石梁大佛等历史古迹修复与开发,并以“住农家、吃农饭、赏农景”为主题,探索发展“彝家乐”、乡村主题客栈、民族风情连锁饭店,配套研发民族服饰、刺绣等旅游产品。充分考虑地理位置、自然禀赋、特色文化等因素,差异化打造特色主题旅游。按照“一寨一景”“一村一品”思路,聘请专业策划机构,在优化空间布局基础上,着力对已具备旅游条件的村寨进行策划包装,着重在旅游线路设计、活动体验、产品开发上做文章。加快大风顶秘境旅游开发、大王山森林康养基地、茶文化体验博览园、烟峰4A级景区等项目建设。推进文旅融合,打响“彝族火把节暨小凉山风情狂欢节”“苗族花山节”等节庆品牌,为助推全县旅游发展搭建有效载体。
培育持续增收加快特色产业。瞄准绿色有机农业资源和自然山水、民族文化等旅游资源,按每个退出村27万元、脱贫户6000元的标准投入帮扶资金,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一批特色富民产业。一是培育生态农业增收。定位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厚植绿色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围绕茶叶、竹笋、青梅三大优势资源,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47家,建成绿色有机茶叶原料基地15.8万亩,茶园面积达22.5万亩,农民人均拥有茶园1.5亩,实现茶叶综合产值16亿元。推行参股经营、合作联办、自建托管、注资参股、借养还养“五大产业扶贫模式”,促农人均增收700元以上。二是推动农旅融合扩收。按照茶文化体验区、林竹康养旅游区、彝族文化旅游区、高山探险旅游区“四区布局”,优先发展乡村旅游、民俗风情游等休闲度假业态,扩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建成“烟雨高峰”烟峰、“云上苗岭”玛瑙2A级景区。注重传承创新,搭建平台载体,引领地方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深入开展,旅游收入增长25%。三是创新联结机制保收。创新“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三方利益联结机制,结合群众意愿,将贷款注入发展前景好的专合社或企业,实行定率定时还本还息,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同时,兜底保障因灾、因病等特殊贫困群众期内年均稳定增收2000元以上。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