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东营:全力打造“三个医保 提升医保惠民成效

2020-04-27 07:41 中国发展网
医保惠民 医保服务

摘要:维护困难群体权益。在全国率先推行城乡居民长期照护保险,为1527名失能人员购买标准化照护服务,累计发放待遇598万元,有效缓解了失能人员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照护压力。在全省首家建成医保扶贫管理平台,对贫困人口做到随增加、随比对、随参保。实行贫困人口七项医保倾斜政策,资助23909名贫困人口免费参保,确保医保扶贫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中国发展网讯 许建仁、记者殷晓旭报道  山东省东营市医保局成立一年来,以“起跑就是冲刺”的姿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承“精诚为民、医保惠民”的服务理念,着力打造“三个医保”,确保全局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打造“精诚医保”,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医保惠民政策实。全年出台15项医保惠民政策。扩大报销范围,将53种救命救急的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将高血压、糖尿病及唇腭裂、苯丙酮尿症等特殊群体纳入医保,全市受益群众达30余万人。提高待遇标准,居民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每段提高10%左右,脑瘫、孤独症门诊慢性病支付限额提高3.3倍。取消三类残疾人门诊或住院起付线,进一步减轻了特殊群体负担。

医保便民措施好。制定出台12项便民措施并落实到位。全面推行电子医保凭证,参保人就医取药更便捷。普通门诊慢性病取消现场集中鉴定,特殊门诊慢性病即时享受待遇。门诊慢性病服务向基层延伸,参保群众可就近进行慢性病鉴定、诊疗、取药,建成了老百姓家门口的医保服务站,享受待遇更便捷。全市开通252家医药机构为外来人员提供联网结算服务,我市参保人员可在全国2.6万家医院住院联网结算,异地就医更便捷。

医保服务标准高。全年制定实施省、市级标准化项目4个。制定城乡居民长期照护保险两项东营市地方标准。门诊慢性病延伸服务列入山东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医保服务窗口推行省级标准化服务,按照“四最”目标进行流程再造,实现医保服务事项“六统一”。为234名高层次人才开通绿色通道,完成了5612名退役士兵医保费用补缴审核和5.3万名师生的医保关系转移工作。今年以来,共办理窗口业务26万余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

打造“智慧医保”,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信息化建设有突破。在全省首家实现了医保卡与健康卡互联互通,方便48万参保职工使用个人账户资金就医取药。建成医保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开发手机APP、缴费单位端,积极推行网上办、掌上办,90%以上的医保服务事项实现线上办理。

智能监管有成效。在全省率先建成医保智能监控平台,设置医保审核规则48条。今年通过智能监控发现不合理数据12.6万条,拒付医保基金389万元。对四类项目实施重点监控,医药费用同比降低1667万元。

改革创新有作为。承担了五项国家、省级改革创新试点示范工作,分别在全国、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介绍。获批创建首批国家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医保基金监管“四体系一平台”,有效管好用好医保基金。获批省级医保基金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推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的新方式,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助推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

打造“法治医保”,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把打击欺诈骗保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部署开展了集中宣传月、风暴行动和百日攻坚行动,检查定点医药机构1762家,处理80家,挽回医保基金437万元,严防医保基金成为新的“唐僧肉”,管好老百姓的治病钱、救命钱。

维护困难群体权益。在全国率先推行城乡居民长期照护保险,为1527名失能人员购买标准化照护服务,累计发放待遇598万元,有效缓解了失能人员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照护压力。在全省首家建成医保扶贫管理平台,对贫困人口做到随增加、随比对、随参保。实行贫困人口七项医保倾斜政策,资助23909名贫困人口免费参保,确保医保扶贫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维护参保群众利益。全面取消公立医院医用耗材加成,每年可减轻患者负担3200余万元。落实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成果,25个中标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59%,每年减轻患者负担2000余万元,真正让群众用上“便宜药”。

下一步,东营市医保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医保兜底线、保基本的功能,为推动“三医联动”改革发展和健康东营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