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改货”国际航班频飞,有效填补疫情期间运力缺口
摘要:根据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2月份全国民航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5.2亿吨公里,同比下降73.9%。旅客运输量834.0万人次,同比下降84.5%。货邮运输量29.7万吨,同比下降21%。3月份,民航日均保障航班6533班,但也仅恢复到疫情发生前的42%左右。因此,对货运能力的提升成为摆在航空公司面前的一大挑战,同时也是一大机会。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郭丁源
罗 勉 王 敏
4月17日8时38分,南航CZ8355航班装载约6吨货物,从广东省揭阳潮汕国际机场起飞,前往泰国曼谷。这是自国务院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推动增强我国物流行业国际竞争力以来,南航在粤东地区的首个“客改货”,即客机货运专用航班,这将为畅通疫情期间地区货运物流渠道、满足社会需要、稳定国际供应链等建立良好基础。
事实上,“客改货”国际航班今年以来已不是稀罕事儿。2月份,南航一个内罗毕飞往广州的普通商业航班CZ634,就已变身“口罩”航班,整个飞机的前部机舱坐的不是乘客,而是装的一箱箱口罩。“口罩”航班其实就是“客改货”航班。在这次疫情中,为了装载更多的抗疫物资、医疗器材,很多航空公司的客运航班分分钟变身,立刻“客转货”,甚至包括很多公务机。
在近期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航局运输司二级巡视员靳军号介绍,定期货运航班方面,4月13~19日,定期货运往返航班1690班,比疫情前(2019年冬春航季初)增长66.7%,其中全货运航班1034班,客改货656班。临时货运航班方面,今年3月份批复临时货班计划量为1919班,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35%;4月以来共批复655班,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12%。他指出,民航局下一步将持续关注国际货运航空的发展需求和实际运行情况,适时做出政策调整,为进一步打通全球货运产业链提供有力支撑。
多地机场多了“客改货”运输航班
为确保粤东地区首个“客改货”航班安全平稳运行,南航汕头公司在前期了解市场需求,科学评估保障能力,确定货物运输细节后,迅速制定CZ8355“客改货”航班计划,同时申请临时航班时刻,启动专项保障方案,并与机场公司、海关、海外办事处等单位沟通协调,充分做好货物运输准备,确保货物收运、通关、配载、装机等各环节衔接顺畅。4月17日7时53分,货物码放整齐、装机完毕,随后航班正点起飞,经约165分钟的航程,运抵曼谷机场。
同日,南航新疆分公司CZ6007和CZ8145两班“客改货”包机航班陆续起飞,将11吨物资分别运往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和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此次发往境外的物资主要是受前期疫情影响停航导致的积压出口货物,这批物资中,有大约8.6吨发往阿拉木图,2.4吨发往伊斯兰堡,以口罩和电子通讯设备等防疫和生活用品为主,对于帮助当地抗击疫情和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当前,海航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把落下的“功课”补回来,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做好各地陆续复工复产的航空运输保障工作。据了解,海航将加强组织引导货源、持续优化运行方案,助力地方企业复工复产,在提供安全高效货物运输保障服务的同时,履行央企责任,为地区对外经济贸易恢复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自3月29日起,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海航货运协助海航集团旗下各航司开展“客改货”运输业务。据统计,截至4月17日,海航货运已累计保障运输境内外防疫物资283吨。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天津航空采用“点对点”货运包机的形式解决货运通达性不足的问题;采用“运贸对接”模式将外贸外资企业与航空运输企业供需精准对接。截至4月13日,天津航空已完成三批“客改货”包机,向法国、澳大利亚、罗马尼亚累计输送医疗物资57吨,包含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天津航空相关负责人介绍,天津航空已面向社会推出客运、货运定制包机业务,助力各地政企单位复工复产,做好供应链保通保运保供,目前可直接实现与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间便捷的货运运输,也可依需求定制前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客改货”航班。抗疫无国界,天津航空将发挥民航运输的优势,持续向各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援助和支持,为全球抗疫贡献力量。
我国航空货运能力亟待提升
3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了我国目前的航空货运能力,我国客机腹舱运输依然是我国航空货运的主要运输方式,约占航空货运总量的70%,其中,在国内航线中,客机腹舱运量占比高达82%,在国际航线中,客机腹舱运量占比49%。在以往民航客机运行班次饱满的情况下,客机腹舱货运可以基本满足日常的货运需求。但当前,由于疫情影响,国内外航空客运业务大幅萎缩,客机腹舱货运能力已经无法满足物流需求。
根据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2月份全国民航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5.2亿吨公里,同比下降73.9%。旅客运输量834.0万人次,同比下降84.5%。货邮运输量29.7万吨,同比下降21%。3月份,民航日均保障航班6533班,但也仅恢复到疫情发生前的42%左右。因此,对货运能力的提升成为摆在航空公司面前的一大挑战,同时也是一大机会。
“我国现有10家全货机航空公司,与55家航空公司比,份额是非常小的。在这10家航空公司中,6家是国有资本,4家是社会资本。”在3月底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一级巡视员任虹表示,从发展速度上看,我国货机的数量增长较慢。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鼓励和支持我国航空物流企业发展航空货运,鼓励航空公司和物流企业深度融合,鼓励传统航空公司转型发展,使其传统运输业向货流、物流两端延伸发展。同时,鼓励他们将引进货机纳入有关规划,加快办理引进手续,促进我国全货机机队规模壮大。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积极探索航空货运发展新模式,支持拥有全货机机队的专业化航空物流企业入驻机场,为机场、航空公司打造高效、专业的全货机运营平台。
国家层面鼓励货运包机
为鼓励航空货运发展,3月24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既着力保通保运保供、支撑国内经济,又推动增强中国物流行业国际竞争力。
3月底,民航局发布通知,鼓励各航空公司利用客机执行全货运航班,不计入客运航班总量,并采用“点对点”货运包机等形式快速提升国际航空货运运力。4月9日,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副主任孙韶华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一组数字可以体现目前货运航班正在增加。他介绍,疫情防控期间,民航局已建立国际航空货运审批绿色通道,目前的货运航班量较疫情发生前增长,增幅达到338%。
据了解,目前,东航、厦航、南航已开通客机(不载客)货运专用航班,区域涉及欧洲、大洋洲、非洲、东南亚、中东等地。海航已推出客运飞机转货运包机业务,机型包括B737、B787、A330系列等;天津航空推出客运飞机转货运包机服务,已获取航权的国际航线涵盖英、澳、日、韩等;深圳航空将开通深圳至吉隆坡、深圳至金边等数条“客改货”国际航线。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