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银行业战“疫”信贷支持逾2万亿 为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纾困

2020-04-15 09:42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中小微企业 信贷支持

摘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疫情期间,国家明显加大了对金融机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政策驱动,目的在于引导金融机构降低信贷投放利率,让利于实体经济。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 | 曲静怡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全球疫情大流行,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为国内经济带来一系列严峻挑战。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综合研究进一步扩大有效需求、助企业、稳就业等应对之策,积极有序推动制造业和流通业复工复产复业。加快落实扶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已定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提高信用贷款、续贷和中长期贷款比重,推动新增贷款更多支持首次获得贷款的中小微企业。鼓励大企业、头部企业运用获得的融资,以预付款等形式向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支付现金,带动共同发展。

光大证券研究所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疫情期间,国家明显加大了对金融机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政策驱动,目的在于引导金融机构降低信贷投放利率,让利于实体经济。

“当前阶段,重点工作在于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稳信贷’机制安排效果相对更好。”王一峰说。

强化信贷支持,帮助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纾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银保监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透露,1~2月份信贷同比增加约1300亿元。银保监会鼓励银行加大贸易融资,特别是通过保单来进行融资,支持稳外贸;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机构适当扩大分支机构外贸业务方面的授权;对确实遇到困难的外贸小微企业,可在还本付息方面做延期安排,确保资金链不断;督促基层机构和总行机构加强互动,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加强合作,主办银行和代理银行加强合作,以解决支付、结算渠道受疫情影响的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布,2020年2月份社融新增8554万亿元(同比少增1111亿元)、余额增速10.7%(与上月持平),新增人民币贷款9057万亿元(同比多增199亿元),较去年同期小幅多增,但信贷投放主体差异较大。王一峰分析认为,在政策驱动下,2月份大型银行在基建配套融资、抗疫相关行业以及支持中小企业方面“头雁”效应充分显现,成为信贷投放的主力军,政策性银行在基建开发、农副产品以及外贸领域的信贷投放同样稳定,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转贷款安排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截至3月26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抗击疫情提供的信贷支持已经超过2万亿元。

其中,国家开发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519.7亿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合计1120.39亿元;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合计4851.55亿元;光大、中信等12家股份制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合计7291.34亿元;全国城商行、民营银行提供疫情防控专项授信达4558.26亿元;全国农信机构向相关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达1695.63亿元;17家在华外资银行、大陆台资银行提供信贷支持130.11亿元。

“下一步,应加大流动资金贷款投放,支持相关企业复工复产。加强产业链协同,围绕产业链核心企业,实现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全产业链支持。通过消费信贷支持新兴消费和消费复苏。”王一峰说。

增加普惠小微贷款投放,激活股份制银行信贷投放

近期央行发布的《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反映出监管层引导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决心非常坚定。3月16日,央行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中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肖斐斐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对于本次降准,我们认为央行总体比较克制,主基调仍是支持普惠小微信贷业务发展,5500亿元的准备金释放规模也基本在市场预期之内,对股份制银行的额外降准并非大水漫灌,有助于维持疫情期间市场流动性的宽松。”

据了解,2019年民营企业贷款新增4.4万亿元,贷款户数增加31.5%,新发放贷款利率同比下降93BP,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接近70%。在2019年的基础上,监管层要求2020年上半年五大行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力争不低于30%,并继续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疫情后企业新增贷款和已有贷款的实际综合利率在5%以内的比例达到51%。

中国银行副行长郑国雨在3月27日召开的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围绕“增量、降价、提质、扩面”,持续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国银行还将进一步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对普惠客户优惠让利,对小微企业免收贷款相关费用,力争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再降50BP,湖北省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力争下降100BP。

肖斐斐认为,主要股份制银行2月份对公贷款增长尚可,但主要投向基建和抗疫相关领域,而受零售贷款大幅下挫影响,央行口径信贷全月实现负增长,且部分银行已出现缩表迹象,尤以零售业务为甚。“因此,本次针对股份制银行的额外定向降准,并要求将降准资金用于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旨在激活股份制银行信贷投放。”肖斐斐说。

提高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续贷和中长期贷款比重

2月中旬,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提出,积极帮扶遇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加大对普惠金融领域的内部资源倾斜,提高小微企业“首贷率”和信用贷款占比,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加大企业财产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拓展力度,为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更多保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及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贷款成本,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2月底,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疫情当前,为帮助中小微企业共克时艰,将支持银行机构对企业贷款展期和续贷,简化贷款审批的流程,做到应贷尽贷快贷。企业新增融资方面,将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适度下放审批权限,特别是下放到分支机构,提高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比例及首贷率。

贷款展期方面,肖远企提到,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支持银行机构对他们到期的贷款(从1月25日到6月30日到期的贷款),允许贷款展期和续贷,对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安排,最长延期至6月30日。对少数受疫情影响非常严重,而且恢复生产周期非常长,行业和企业本身具有特殊性的企业,到期贷款本金和利息偿还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再延长。

从金融机构到实体环节,引导货币投放定向支持实体经济,肖斐斐认为有5个看点: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二是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三是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展期或续贷。四是支持开发性、政策性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五是金融机构要围绕内部资源配置、激励考核安排等加强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支持力度,要保持贷款增速,切实落实综合融资成本压降要求。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加大信贷投放的信号比较明确,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在具体操作上政策或可结合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窗口指导等方式来引导商业金融机构调降对相关企业的信贷利率。”肖斐斐表示。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