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线上买菜激增考验生鲜电商采购配送全链条

2020-04-14 08:49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生鲜电商 线上买菜

摘要:尤其是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和武汉,在武汉市商务局为疫情特别推出了官方线上买菜攻略中,参与的电商平台数量超过20家。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 | 栾相科

“线上买菜购物,方便又快捷。”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史女士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直通过电商平台采购各种生活所需,买得最多的是蔬菜、水果、肉类。史女士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刚过春节那几天是最抢手的时候,下单晚了许多蔬菜和水果就会售罄,但很快,供给就充裕起来了。“现在两三天买一次,小区门口就能取,很方便。”

受疫情影响,大多数市民都减少了一切不必要的外出,与史女士一样,很多人采购食材的方式都从线下迁移到了线上。尤其是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和武汉,在武汉市商务局为疫情特别推出了官方线上买菜攻略中,参与的电商平台数量超过20家。

根据大数据公司QuestMobile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多家生鲜电商平台用户量激增,盒马鲜生日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27.5%;美团买菜北京地区日均订单量也为春节前的2~3倍。另有数据显示,从1月20日到2月18日,京东生鲜销售了超过8.8万吨的生鲜食材,同比增长超过230%,其中,仅武汉就销售了2800吨以上,同比超过400%;截至2月21日,家乐福到家业务订单同比增长597%,其中蔬菜订单同比增长713%。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副司长李慧在国家发展改革委3月份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虽然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了比较大的冲击,但是一些行业企业特别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出现了逆势成长,呈现出不少亮点。“比如网购快递、生鲜电商、在线教育、远程问诊、远程办公等新兴服务需求快速扩张。”李慧说。

大量用户的入驻和频繁使用,给众多生鲜电商平台带来一轮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也时刻考验着生鲜电商的供应、配送等全链条服务。

事实上,这次疫情确实给生鲜电商平台来了个措手不及。虽有预案,但疫情防控加上春节长假,很多生鲜平台都存在农产品采购、冷链物流运输、上门配送在内的供应链压力。下载量激增让服务器宕机、生意火爆让紧俏商品库存告急、人手有限让配送时效延长……疫情之下,这些问题也时刻影响着用户体验。

当然,面对这些问题,各家生鲜电商平台都在积极尝试改进。例如,京东生鲜依托京东集团的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系统,在疫情爆发期间做到了24小时全天无休,同时紧急联动超300家供应商,涉及到业务、物流、仓库超5万名员工,并调用了超过30个仓库,确保了物价和供应的稳定。再如,盒马鲜生全国228家门店在疫情期间坚持全天营业,“共享员工”模式接纳了来自西贝、温莎KTV、大众出行等40多家企业、超过5000名的“共享员工”,在降低合作企业成本、保障员工稳定收入的同时,也缓解了盒马鲜生人力稀缺的压力。

人民网新电商研究院发布《疫情中的“危”、“机”考验——生鲜电商2020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评价,生鲜电商历经发展,市场高频刚需,此次疫情下面临突击大考,各大电商平台努力发挥各自优势抗疫捐助保供应,促进供需更好对接,优化产品结构和配送方式,让一线人员需求有保障、让群众居家生活更安心;努力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及人员配套协同,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相结合,进一步加速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升级。

这场疫情让更多人体验并认可了生鲜电商。虽然疫情防控形势正逐步转好,但短期内人们出门的频次还是会下降,如此看来,生鲜电商市场增长的态势还将持续。从长远来看,生鲜电商平台仍需坚持“服务为王”,进一步重视商品质量的保障与客户服务的体验。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