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山东平阴:做大特色产业 助力脱贫攻坚

2020-04-10 22:08 中国发展网
山东平阴 脱贫攻坚

摘要:为了支持特色农业进一步发展,镇党委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发展5条以下土洞的种植户,给予每条土洞500元补助,5条以上给予每条600元的补助,贫困户再额外每条多补助200元扶持政策,不仅保障了村民种植积极性,而且食用菌产业逐步形成了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新特点,一批种植大户正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

中国发展网讯  山东省平阴县发展改革局特色农业价格监测定点单位北毛峪村,是位于县西南部的一个山区村,由于受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村民曾一度致富无门,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面对贫穷勤劳的北毛峪村人民以及当地政府没有屈服于自然环境的限制,尤其是近年来,通过考察调研,寻求科研院所科技支撑,确立了以发展土洞鸡腿菇为主导产业、主导模式的发展重点。通过技术培训、典型示范、龙头带动以及政府扶持等多种措施,使北毛峪村成为重要的特色品牌基地。

这个村独特的地形地貌、小气候特征和特有的“立式”土壤结构,为开挖平行土洞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不易坍塌,土洞里冬暖夏凉,恒温恒湿,具有原生态的特点,土洞里的温度和湿度都与鸡腿菇的生长环境相吻合,为鸡腿菇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长出的鸡腿菇具有个头大、产量高、品质好、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

十多年前起北毛峪村就开始挖土洞种植鸡腿菇,因为生产成本低销路好,产品附加值高,种植户收益明显,产业发展迅速。据县发展改革局价格监测显示,鸡腿菇价格一年之中起伏变化较大,洞口收购价最低时为每斤两元左右,最贵时每斤7.50元,价格高峰出现在每年的1、2月份和8、9月份,年平均价格3.50元-4.00元。鸡腿菇一年可种植四茬,四季都可收获,一条土洞每年最多可收获近万斤的鸡腿菇。

为了支持特色农业进一步发展,镇党委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发展5条以下土洞的种植户,给予每条土洞500元补助,5条以上给予每条600元的补助,贫困户再额外每条多补助200元扶持政策,不仅保障了村民种植积极性,而且食用菌产业逐步形成了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新特点,一批种植大户正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

小小鸡腿菇成了惠民富民的大产业。目前孔村镇现在食用菌生产土洞2000多条,一年四季可不间断种植,菌菇年产量达1万吨,利用土洞生产鸡腿菇的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孔村镇还被评为全国洞栽鸡腿菇和全国食用菌特色小镇两项国家荣誉。去年鸡腿菇产业发展又迎来新转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省农业科技龙头公司,注资1.1亿元引进七彩菇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建设项目,采用荷兰先进技术建设16条食用菌发酵隧道,每年可生产菌包500万包,通过合作社向农户供应菌包,替代农户手工拌料,保证培养基质量,缩短培养基制作周期,降低种植风险。同时该公司在经营模式上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在提供菌包和技术指导的同时收购农户产品,并制定收购保护价保障农户利益。

鸡腿菇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品牌建设,为加强特色农业品牌建设,引入一家品牌策化公司,以鸡腿菇特色产业为突破点,将七彩菇产业园改造成文创体验园,以品牌推广和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为主线,以特色旅游为助力,打造乡村综合体。

在北毛峪村示范引领下,全镇已有10多个村庄土洞种植鸡腿菇,种植户达到1000户,创造年产值近1亿元,还带动劳动力约3000人,年人均增收5000余元。如今的北毛峪村村民告别了祖祖辈辈蜗居的毛草屋石板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高标准住宅楼小区,彻底摘掉了多年的贫困帽,昂首迈入小康走向富裕振兴,实现了真脱贫、脱真贫。

(平阴县发展改革局 焦长菊)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